
京都议定书
The Kyoto Protocol, which set different duties for all countries to cut emissions, states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should reduce their collective greenhouse emissions accordingly.
《京都议定书》为各国设定了不同的减排义务,规定各国应相应地减少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We support the Kyoto Protocol.
我们赞成《京都议定书》。
What about the Kyoto protocol?
京都议定书效果如何?
Kyoto Protocol: Should it stay or go?
《京都议定书》:该留还是该丢?
The current treaty, the Kyoto Protocol, expires in 2012.
目前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期满。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全球性气候治理协议,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补充条款。该协议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首次为37个工业化国家及欧盟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将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平均降低5.2%(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https://unfccc.int/kyoto_protocol)。
协议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减排,而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量化义务。其核心机制包括:
截至2011年,全球192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但美国因经济成本问题未批准,加拿大则在2012年宣布退出。2012年通过的《多哈修正案》将协议期限延长至2020年,为《巴黎协定》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来源:国际能源署历史档案,https://www.iea.org/policies)。
该协议是首个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气候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其建立的碳交易体系为后续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制度框架,但实际减排效果因部分国家退出而受限。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Kyoto Protocol),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补充条款。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人为干扰的水平”。
2012年《多哈修正案》将议定书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但被《巴黎协定》取代后,其历史意义更侧重于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框架。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文本或国家具体承诺,可参考联合国气候公约官方网站(UNFCCC)等权威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