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uːlæk/ 美:/'kʊˈlɑːk/
复数 kulaks或kulaki
n. (沙俄时代的)富农
n. (Kulak)人名;(土、俄、土库、塔吉、吉尔)库拉克
Kulak never provides the definition for either software engineering or engineering.
Kulak从未给出软件工程或者工程学的定义。
The destruction of the kulak class triggered the Ukrainian famine, during which 3 million to 5 million peasants ***d of starvation.
消灭富农阶层导致乌克兰饥荒,期间300-500万农民被饿死。
McCannell wrote that Kulak continuously stresses creativity being important for software engineers, no matter what they are called.
McCannell 写道:“Kulak 不断地强调创造性对于软件工程师的重要性,无论他们被称作什么皆是如此。
Because of the usage of the straw man fallacy, Kulak is so worried about attacking things, he does not take the time to show both sides.
由于这种稻草人谬误的使用,Kulak非常担心攻击事件,他并没有花费时间来说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Had Kulak called his article Misconception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r not all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s Engineering, I might not have reacted so strongly.
如果Kulak将他的文章称作“对软件工程的误解”或者“并不是所有的软件开发都要求工程”的话,那么我我也许不会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
Kulak(俄语:кулак,字面意为“拳头”)是20世纪初期至苏联时期对富裕农民阶层的特定称谓,主要出现在俄罗斯及东欧地区。该词最初指代拥有较多土地、牲畜或雇佣劳动力的自耕农,但在苏联集体化运动(1929-1932年)期间被政治化,成为“农村资产阶级”的代名词。
从社会结构看,kulak并非严格的经济学术语,其界定具有主观性。根据苏联1929年官方定义,雇佣劳动力超过半年或拥有超过16公顷土地的农户即被归为此类。历史学家Sheila Fitzpatrick在《斯大林’s Peasants》中指出,实际被清算的农户中约75%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显示该标签常被用作政治镇压工具。
苏联强制集体化政策导致约180-200万kulak家庭被剥夺财产,150万人流放至西伯利亚等偏远地区。据乌克兰国家记忆研究所研究,相关镇压政策加剧了1932-1933年大饥荒(Holodomor),造成约400万人死亡。该词汇现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象征极权统治下社会分层的暴力重构。
(参考资料:大英百科全书苏联农业政策条目;俄罗斯国家档案馆1929年第86号法令;加州大学出版社《斯大林’s Peasants》第2章;基辅大饥荒纪念馆官网统计数据)
“Kulak”是英语中对俄语词汇“кулак”(意为“拳头”)的音译,在不同语境下有特定历史含义:
基本释义
指沙皇俄国时期相对富裕的农民,拥有较多土地或生产资料,通常雇佣劳动力进行耕作。英语音标为[kuːˈlɑːk](英式/美式发音一致)。
历史背景
在苏联时期(尤其是十月革命后),该词被赋予贬义,指代“剥削阶级的富农”,成为阶级斗争的对象。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kulak被视为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群体,导致大规模镇压和流放。
语言变体
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拼写,如法语“koulak”和德语“Kulak”,均指向同一历史概念。
补充说明:尽管该词原指经济阶层,但实际使用中常被政治化,成为意识形态标签。现代语境下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其复杂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