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杂卤石
Krugite是一种含钾的硫酸盐矿物,属于无水硫酸盐矿物亚类。其化学式为K₂Fe³⁺(SO₄)₂(OH)·3H₂O,主要成分为钾、铁、硫和羟基结合水。该矿物晶体呈纤维状或柱状集合体,颜色通常为浅黄至棕黄色,莫氏硬度在2.5-3之间,解理完全且具有玻璃光泽。
该矿物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黑森州的火山岩蚀变带中发现,常见于酸性火山喷发形成的蚀变带中,与黄钾铁矾、明矾石等硫酸盐矿物共生。其形成需要富钾和硫的热液环境,通常出现在火山喷气孔或硫质喷气孔周围。
在地质学应用中,krugite可作为研究古火山活动和热液蚀变过程的指示矿物。近年研究显示其晶体结构中的铁离子配位模式对理解硫酸盐矿物稳定性有参考价值。目前全球仅有德国、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和智利安第斯山脉等少数地区报道过该矿物的自然产出。
根据目前可查到的信息,"krugite"是一种矿物学术语,属于硫酸盐矿物类别。该词源于德语矿物命名体系,主要特征如下:
化学组成
化学式为K2Na6Mg(SO4)6·6H2O,是一种含有钾、钠、镁的含水硫酸盐矿物。
物理特性
通常以纤维状或柱状晶体形态存在,硬度较低(莫氏硬度约2-2.5),比重在2.2-2.3之间,常呈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状。
地质成因
主要形成于盐湖蒸发沉积环境,常与石膏、芒硝等蒸发岩矿物伴生。其名称可能源自发现地或研究者姓氏,但具体命名来源尚无权威记载。
由于目前公开资料有限,建议通过《矿物学系统概论》或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数据库获取更专业的参数数据。如需验证发音或法汉对照,可参考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的地质学术语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