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riːɡspiːl/
n. (德)军棋游戏(用作盘上战术指挥训练)
Kriegspiel(音译"克里格斯皮尔")是源自德语"Kriegsspiel"的复合词,由"Krieg"(战争)和"Spiel"(游戏)组成,字面意思为"战争游戏"。该术语在军事与游戏领域具有双重含义:
兵棋推演系统
作为现代军事模拟的雏形,起源于19世纪普鲁士军队的训练体系。参谋军官通过沙盘、棋子与概率表模拟战场态势。这种推演方法后被多国军队采用,成为《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的重要实践工具(参考:普鲁士陆军1903年《军事训练手册》)。
不完全信息博弈变体
在棋类领域特指国际象棋的盲棋变体,1887年由英国军官Michael Temple改良。双方棋手在独立棋盘上操作,依赖第三方裁判告知合法走法,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对抗模式。该规则被收录于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FIDE)的特别竞赛条款(来源:国际象棋历史学会1999年档案)。
现代战略游戏原型
其概率计算机制影响了20世纪桌面游戏发展,例如《轴心与盟友》系列设计师Larry Harris曾公开承认借鉴了kriegspiel的态势推演逻辑(来源:BoardGameGeek数据库2005年开发者访谈)。
该术语的军事应用实例可参考美国西点军校战术课程案例库,而博弈理论方面的数学模型分析详见《博弈与经济行为》期刊2012年刊载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专题研究。
kriegspiel 是一个源自德语的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词源与构成
由德语词汇 Krieg(战争)和 Spiel(游戏)组合而成,字面意思为“战争游戏”。该词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用于描述一种基于地图或棋盘的战术模拟游戏,后被引入英语。
基本定义
指一种用于军事战术训练的棋类游戏,通常涉及隐蔽信息和策略推演。玩家需根据有限情报制定作战计划,类似国际象棋的变种,但规则更复杂。
历史背景与演变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国流行,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国际象棋变种。
• 1899年由南非人Henry Michael Temple改良推广,发展为“盲象棋”(Blind Chess),强调旁观者与玩家的互动性。
游戏规则特点
• 双方玩家拥有独立棋盘,无法直接观察对方布局,需通过裁判传递有限信息。
• 裁判使用第三个棋盘综合双方行动,裁决胜负,增强了真实战场的不确定性。
其他名称与关联
在英语中也被称为 War Game 或 Military Chess,中文常译为“军棋”。其变种包括四国军棋等多人对战形式。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规则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关条目或军事策略游戏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