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卢
kilorutherford(千卢瑟福)是一个用于表示放射性活度的非国际单位制(非SI)单位。其详细含义如下:
定义与量级
kilorutherford 是卢瑟福(rutherford,符号:Rd)单位的倍数。1 卢瑟福定义为每秒发生 10⁶ 次放射性衰变(disintegrations per second, dps)。因此:
换算成国际单位制(SI)单位贝克勒尔(Becquerel, Bq,定义为每秒一次衰变):
历史背景与用途
卢瑟福单位是以著名核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的名字命名的。它曾用于核物理和放射化学领域,特别是在描述较高水平的放射性活度时(因为早期的测量技术可能更容易处理较大数值)。然而,自 1975 年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采用贝克勒尔(Bq)作为放射性活度的 SI 单位后,卢瑟福及其倍数单位(如 kilorutherford)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并被贝克勒尔所取代。
与现代单位的关系
虽然 kilorutherford 本身已不常用,但理解它与标准单位的关系对于解读历史文献或某些特定领域的旧数据仍有意义:
在需要极高放射性活度单位的场合(如某些工业或研究应用),千兆贝克勒尔(GBq,即 10⁹ Bq)是现在更常用的、与 kilorutherford 等价的 SI 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kilorutherford"(缩写为krd)是放射性活度的旧单位,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定义
"kilo"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倍(10³),"rutherford"(卢瑟福)是放射性活度的历史单位。1卢瑟福(Rd)定义为每秒发生10⁶次原子衰变。
单位换算
1 kilorutherford = 10³ Rd = 10³ × 10⁶次衰变/秒 = 10⁹次衰变/秒。
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则为:
$$1 text{kRd} = 10 text{Bq} = 1 text{GBq}$$
(贝克勒尔(Bq)是现行国际单位,1 Bq = 1次衰变/秒)
使用背景
卢瑟福单位现已不常用,1975年后国际标准改用贝克勒尔(Bq)。该术语多见于早期核物理文献或特定领域的历史资料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