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ɪldɪə/ 美:/'ˈkɪlˌdɪr/
复数 killdeers或killdeer
n. 小水鸟(产于北美的一种鸟)
Killdeer(学名:Charadrius vociferus)是鸻科鸻属的一种中型涉禽,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其名称来源于独特的鸣叫声,近似“kill-deer”的重复音节。以下从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两方面展开解释:
1. 形态特征与辨识 成年killdeer体长约20-28厘米,翼展可达46-48厘米,体重约75-120克。其显著特征包括:
2. 生存策略与行为 killdeer以独特的「拟伤行为」著称。当巢穴受到威胁时,亲鸟会拖拽翅膀假装受伤,引诱捕食者远离巢区。据《奥杜邦鸟类指南》记载,这种行为可将捕食者引至距离巢穴最远300米处。其食谱包含昆虫、甲壳类及小型无脊椎动物,通过快速奔跑配合突然停顿的方式捕食。
3. 繁殖生态 该物种常选择开阔地筑巢,如砾石滩、高尔夫球场或屋顶等人工环境。巢穴为地面浅坑,每窝产卵4-6枚,卵壳具有保护性斑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研究表明,雏鸟属早成鸟,破壳后数小时即可自行觅食。
参考资料:
Killdeer 是一种北美洲常见的小型涉禽,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Killdeer 指鸻科鸟类中的一种,学名Charadrius vociferus,以独特的鸣叫声和栖息习性著称。它常出没于内陆水域、田野或开阔地带,属于中小型水鸟。
词源与发音
特征与习性
这种鸟体长约20-28厘米,羽毛呈灰褐色,胸颈部有两条黑色环纹。遇到威胁时会用“拟伤行为”保护巢穴,即假装受伤吸引捕食者远离(需注意此行为特征未在搜索结果中直接提及,但属于该物种的生物学常识补充)。
同义词与拼写
该词复数形式为killdeers或killdeer,也可拼作kildeer。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从加拿大南部延伸至美国全境及墨西哥部分地区。
提示:如需更完整的生物学分类或生态行为研究,建议参考鸟类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