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ɪ'diːv/ 美:/'kə'div/
n. 埃及总督
khedive(赫迪夫)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埃及世袭统治者的官方头衔,特指在奥斯曼帝国宗主权下实际统治埃及的总督。该头衔由奥斯曼帝国苏丹授予,地位高于一般帕夏(Pasha),赋予持有者高度自治权,尤其在军事、财政和行政领域。
“Khedive”一词源自波斯语“khidīw”(意为“君主”或“领主”),1867年由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正式授予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帕夏(Isma'il Pasha),以取代此前使用的“瓦利”(Vali,即总督)。这一称号标志着埃及自治地位的提升,尽管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藩属,但赫迪夫几乎拥有独立君主的权力。
赫迪夫作为埃及最高行政长官,拥有以下核心权力: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后,赫迪夫的实际权力被大幅削弱,沦为英国控制下的傀儡。1914年,随着奥斯曼帝国加入一战对抗英国,英国单方面废除赫迪夫头衔,扶植侯赛因·卡米尔(Hussein Kamel)为“苏丹”,宣告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赫迪夫制度终结。
权威参考来源:
详细说明头衔的起源、政治意义及历史演变。
收录赫迪夫敕令、外交文书等原始档案。
(注:链接有效性需实时验证,建议读者访问时确认)
“Khedive”是一个历史政治术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定义
“Khedive”指1867年至1914年间埃及的统治者称号,中文译为“埃及总督”或“赫迪夫”。该头衔由奥斯曼帝国苏丹授予,表示埃及**者在奥斯曼帝国框架内拥有较高自治权。
2. 历史背景
3. 语言信息
4. 使用场景
现多用于历史文献中描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埃及的政治结构,例如讨论英国殖民史或奥斯曼帝国地方治理体系时。
如需进一步了解赫迪夫时期的政治改革或具体**者,建议查阅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