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mgranite是什么意思,kammgrani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斑闪花岗岩
专业解析
kammgranite(音译“卡姆花岗岩”)是地质学中用于描述特定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花岗岩变种的专业术语。该词源自德语“Kamm”(意为山脊或刀刃状构造)与“granite”(花岗岩)的组合,指代具有条带状或层状构造特征的花岗岩类型。这类岩石常见于造山带,其形成与板块碰撞过程中的高压变形和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
根据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的岩石分类标准,kammgranite通常呈现以下特征:
- 矿物组成:以石英(25-35%)、碱性长石(30-50%)和斜长石(10-25%)为主,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 结构特征:发育平行排列的矿物定向构造,形成类似刀刃状(kammstructure)的纹理
- 形成环境:多产于中-上地壳深度(10-20公里),温度范围约650-750°C
近年研究显示,阿尔卑斯造山带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区域发现的kammgranite样本,为大陆碰撞过程中地壳重熔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来源:Springer《岩石成因论文集》)。这类岩石的年龄测定数据常被用于重建古板块运动轨迹。
在工程应用方面,kammgranite因具有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其强度参数需采用特殊公式表达:
$$
sigma_c = sigma_0 + Kcdot e^{(frac{theta}{theta_0})}
$$
其中$sigma_0$为基岩强度,$K$为构造强化系数,$theta$为片理面与受力方向夹角。
网络扩展资料
关于单词kammgranite 的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kammgranite 是地质学术语,指一种含有角闪石的花岗岩类型,中文译名为斑闪花岗岩。
- 音标:英式发音为 [kæmɡ'rænɪt],美式发音为 [kæmɡ'rænɪt]。
2.地质学特征
- 属于花岗岩(granite)的变种,普通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而斑闪花岗岩因含有角闪石矿物 而得名。
- 可能呈现斑状结构(斑晶与基质差异明显),常见于岩浆侵入岩体中。
3.名称来源与用途
- 英文词源可能结合了德语词汇(如 Kamm 意为“脊”或“冠”)与“花岗岩”(granite),描述其特殊纹理或成分。
-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花岗岩因其硬度和美观被广泛使用,斑闪花岗岩可能用于特殊石材需求。
4.相关术语
- 与kammererite(铬斜绿泥石)、kamperite(多云正煌岩)等同属岩石分类词汇。
- 普通花岗岩(granite)的组成与特性可参考。
5.补充说明
- 该词使用场景较专业,建议结合地质学文献或权威词典进一步了解。若需例句或具体矿物成分分析,可查阅地质学数据库或相关学术资料。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岩石学分类或实际案例,推荐参考地质学专业书籍或学术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