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 等渗尿
isosthenuria(等渗尿)是医学术语,指尿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病理状态,表明肾脏浓缩或稀释尿液的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尿比重在1.002-1.035之间波动,而等渗尿的尿比重固定于1.008-1.012(相当于血浆渗透压300mOsm/kg)。该现象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晚期,特别是肾小管间质病变导致的尿浓缩功能障碍。
根据《默克诊疗手册》的病理生理学描述,等渗尿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①肾髓质高渗梯度消失(如髓袢功能异常);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应性降低;③肾单位广泛损伤导致溶质排泄率改变。这种现象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临床实践中,等渗尿常伴随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建议,对于持续存在等渗尿的患者需进行肾功能全套评估,包括肌酐清除率、尿蛋白定量及肾脏超声检查,以明确基础病因并指导治疗。
参考来源:
Isosthenuria(等渗尿)是医学术语,指尿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接近,且尿液比重固定在约1.010的现象。这表明肾脏丧失了浓缩或稀释尿液的能力,通常与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相关。
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调节尿液浓度。当肾小管(尤其是髓袢和集合管)受损时,尿液无法根据身体需求浓缩(如脱水时)或稀释(如水分过剩时),导致尿液渗透压与血浆相似(约300 mOsm/kg)。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疾病关联或检测方法,建议查阅肾脏病学专业文献或临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