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就政府的行为或政策)提出质询者
"Interpellator"是源自拉丁语"interpellare"(意为打断或质问)的英语词汇,指代在正式场合中发起质问或要求解释的主体。该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含义:
政治与法律语境
在议会制国家,"interpellator"特指通过正式程序向政府官员提出质询的议员。例如,法国国民议会规定,议员可依据《议会程序规则》第132条发起"interpellation",要求部长对政策进行解释。此类质问具有法定约束力,被质问方须在规定时间内回应。
哲学理论中的概念延伸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在意识形态理论中提出,意识形态通过"interpellation"(质询)机制将个体建构为主体。在此框架下,"interpellator"指代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宗教、教育系统),其通过话语实践召唤个体接受特定社会角色参考: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Althusser条目。
语言学与日常用法
《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言语行为中断对话流程并要求回应的主体"。例如在辩论中频繁提问的参与者,或要求澄清合同条款的法律顾问均可称为interpellator参考:牛津英语词典-interpellator词条。
该词在当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集中于学术文献与特定专业领域,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通过权威性提问建立对话关系"展开。
"interpellator" 是一个政治或法律领域的专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核心定义
该词指代“提出质询者”,尤其指在政府行为或政策层面发起正式质询的人。例如在议会中,议员对政府官员提出质疑的行为主体即可称为 interpellator。
词源与关联词
发音与用法
示例句子
"The opposition party's interpellator demanded transparency regarding the new tax policy."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词源演变,可参考有道词典或听力课堂在线翻译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