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环甲膜切开术;喉下部切开术
Intercricothyrotomy(环甲膜切开术)是急诊医学中用于建立紧急气道的侵入性操作,指在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与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之间的膜性结构进行切开,从而建立临时呼吸通道的急救技术。该手术主要适用于喉部梗阻、严重颌面部创伤或插管失败等无法通过常规方法维持气道的危急情况。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环甲膜位于喉结下方约1-2厘米处,是颈部最表浅且无重要血管神经分布的气道部位。该区域由弹性纤维组成的环甲韧带覆盖,成年男性平均厚度为2.9毫米,女性为2.3毫米,这一解剖特点使其成为紧急气道建立的理想位置。
临床操作需遵循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制定的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TLS)指南,使用11号手术刀横向切开皮肤后垂直刺破环甲膜,随后插入4-6号气管导管。研究数据显示,经专业培训的医师可在30秒内完成手术,成功率达91%以上。该技术作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认证的"最后防线"气道管理手段,已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急诊护理清单。
intercricothyrotomy 是医学术语,指在喉部环甲膜(cricothyroid membrane)处进行的外科切开术,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建立气道通路。以下是具体解析:
词源与定义
该词由三部分组成:
临床应用
属于紧急气道管理技术,适用于严重喉阻塞、插管失败或创伤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等情况。通过快速切开环甲膜并插入导管,可暂时维持患者呼吸。
相关器械
手术中可能使用trocar(一种带有中空管的穿刺套管针),如搜索结果提到的 "intercricothyrotomy trocar" 即为此类专用工具,用于快速穿透组织并建立气道通道。
注意事项
该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且仅作为临时急救手段,后续仍需正规气管切开或插管。错误操作可能导致出血、声带损伤等并发症。
若需更详细的解剖学图解或操作规范,可参考权威医学教材或临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