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rectness是什么意思,indirectness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间接
例句
Hedges get the features of indirectness, cancelability, markedness and indefiniteness.
模糊措辞具有间接性,可取消性,明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Indirectness is one universal of languages.
语言的间接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性之一。
They are more elaborate because people practice indirectness.
这类闲言更加复杂,因为人们通常都比较间接。
There are more layers to it because people practice indirectness and avoidance.
它往往有更多的层次,因为人们总试图不那么直接地表达出来。
Directness and indirectness form a contradicti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united into a whole.
直接与间接是矛盾的,同时又是统一的。
专业解析
indirectness 是一个名词,指不直接、迂回或间接的性质或状态。它描述的是不采取直线、明确或坦率的方式来表达想法、进行沟通或达成目标的行为或特质。其核心在于避免直截了当,而是通过暗示、旁敲侧击、委婉语或其他间接手段来传达信息或意图。
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
概念核心:避免直接性
- 基本对立: “Indirectness” 的直接反义词是 “directness”。直接性意味着坦率、明确、开门见山。而间接性则与之相反,表现为含蓄、委婉、拐弯抹角。
- 路径隐喻: 可以想象一条从A点到B点的路径。直接性会选择最短的直线路径。间接性则会选择一条更长的、可能绕弯的路径。
-
在语言与沟通中的体现
- 表达方式: 说话者不直接说出核心意思,而是使用暗示、隐喻、反问、模糊语言或谈论相关但不直接点明主题的内容。例如,不说“我很生气”,而说“这房间有点热”(暗示情绪激动)。不说“请关窗”,而说“你不觉得有点冷吗?”。
- 语用策略: 间接性常被用作一种交际策略,以达到特定目的:
- 礼貌与面子维护: 在请求、批评或拒绝时,为了避免让对方尴尬或威胁其“面子”(社会形象),人们常采用间接表达。例如,“你能把盐递给我吗?”(间接请求)比“把盐给我!”(直接命令)更礼貌。批评时可能会说“这个报告整体不错,不过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再斟酌一下”。
- 避免冲突: 在可能引起争议或冲突的话题上,间接表达可以缓和气氛,留有余地。
- 试探与留退路: 当不确定对方反应时,间接表达可以作为一种试探,如果不顺利也更容易收回或重新解释。
- 委婉: 在谈论敏感、禁忌或令人不快的话题(如死亡、疾病、性、负面评价)时,使用间接、含蓄的语言(委婉语)来减轻冲击力。
-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对间接性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差异很大。例如,东亚文化(如日本、中国)、中东文化常被认为更倾向于使用高语境沟通(依赖背景信息和间接暗示),而欧美文化(如美国、德国)则更倾向于低语境沟通(依赖明确的语言表达)。
-
在行为与处事中的体现
- 达成目标的方式: 不直接追求目标,而是通过影响他人、利用现有资源或采取迂回策略来间接达成。例如,通过说服有影响力的人来支持自己的提案,而不是直接向决策者提出。
- 解决问题: 不正面强攻问题核心,而是从侧面入手,解决相关或次要问题,以期最终解决主要问题。
- 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可能表现为不直接表达需求或不满,而是通过暗示、抱怨其他事情或改变行为模式来传递信息。
-
潜在的影响与感知
- 正面: 可能被视为机智、老练、圆滑、有策略、有礼貌、体贴、避免尴尬。
- 负面: 可能被视为不真诚、含糊不清、难以捉摸、效率低下(因为需要更多时间解读)、逃避责任、甚至虚伪或操纵他人。过度间接可能导致误解、沟通不畅和认知负荷增加(听者需要费力猜测意图)。
“Indirectness” 描述了一种回避直接路径或直白表达的特性。在沟通中,它表现为使用暗示、委婉语和模糊表达;在行为处事上,表现为采取迂回策略。其动机和效果复杂多样,既可以是出于礼貌、策略或文化习惯(带来正面效果),也可能导致误解、低效或被解读为缺乏诚意(带来负面效果)。理解间接性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文化背景和交际意图。
注意: 由于未能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权威在线词典或语言学专著网页,以上解释基于语言学、语用学(如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普遍共识进行综合阐述。
网络扩展资料
“Indirectness”是名词,指“不直接性”或“间接性”,通常用于描述行为、表达或路径的非直线性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词根:由形容词“indirect”(间接的)加后缀“-ness”构成。
- 核心含义:表示通过迂回、暗示或非直线的方式达成目标或传递信息,而非明确、坦率地表达。
2. 常见使用场景
- 沟通交流:通过暗示、委婉语或模糊表达传递信息,避免直接冲突或冒犯他人。
例:在东方文化中,indirectness 常被视为礼貌的表现(如用“可能不太方便”代替直接拒绝)。
- 路径或方法:指非直线路径或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
例:The indirectness of the mountain road made the journey longer.(山路的迂回使旅程更漫长。)
3. 相关词汇对比
- 同义词:ambiguity(模糊性)、circumlocution(迂回说法)、subtlety(微妙性)。
- 反义词:directness(直接性)、straightforwardness(直率)、clarity(清晰性)。
4. 延伸含义
- 语法:如“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指转述他人话语。
- 逻辑与推理:间接证据(circumstantial evidence)需通过推导得出结论,而非直接证明。
5. 文化差异
- 高语境文化(如日本、中国)更倾向 indirectness,强调语境和隐含意义;低语境文化(如美国、德国)则更重视直接表达。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以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