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imputability是什么意思,imputability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可归咎;可使负责

  • 例句

  • As long as the presumed imputability is not removed, the bishop in question has to abstain from all public ministries.

    无论如何,其他人不能看到他的良心。 直到「被推定的罪责」被取消以前,有关的主教应回避公开履行牧职。

  •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crime composition should be reformed as three-level system of deserved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illegitimacy and imputability.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应改造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

  • 专业解析

    imputability(可归责性)是一个法律和哲学领域的核心概念,指一个人因其行为或疏忽而承担道德或法律责任的能力或状态。它强调行为与行为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判断责任归属的关键前提。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维度理解:

    一、法律维度(归责能力)

    指行为人具备理解其行为的性质、后果并据此做出选择的能力。这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基础。不具备这种能力(如精神障碍、未成年未达法定年龄),则行为通常不可归责。

    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2019) 明确定义 imputability 为"将行为归因于某人并使其承担法律后果的状态或条件"。

    二、哲学/伦理学维度(道德归责)

    指个体因其自由意志下的选择而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自愿行为是道德赞赏或谴责的对象,强调了意志自由与责任的关联。

    来源: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Book III) 中论述的自愿行为(voluntary action)理论是道德归责的古典哲学基础。

    三、核心要素

    1. 认知能力:理解行为的性质、可能后果及道德/法律规范。
    2. 意志自由:在无不当强制或欺骗下,自主决定并控制行为。
    3. 因果关系:行为需实际由行为人实施或可合理归因于其决定。

    四、现代应用

    在刑法中,它是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之一;在民法(尤其是侵权法)中,用于判断过失责任;在国际法领域(如国家责任),也涉及将行为归责于国家的问题。

    来源: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详细规定了将行为归责于国家的规则。

    网络扩展资料

    关于单词imputability 的详细解释如下:

    1.定义

    Imputability 指某人行为或责任的可归咎性,即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应归责于特定个体,常用于法律、道德或宗教语境中。例如,在法律中用于确定当事人是否需为过失或罪行负责。


    2.发音


    3.词源与构成


    4.应用领域


    5.同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语境用法,可参考法律或伦理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