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mˈpaɪəti/ 美:/'ɪmˈpaɪəti/
复数 impieties
GRE
n. 不虔诚;不尊敬;无信仰;无信心
He was accused of impiety and atheism.
有人指责他不敬神、信奉无神论。
His last act must be a deed of impiety.
他最后的行为就是这一种不孝。
He had to leave his home because of impiety.
因为不孝,他不得不离开家。
What did he do? What did corruption? And impiety mean?
他干了啥事,腐化与亵渎神明又是指什么?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 want to say? Was Socrates guilty of impiety?
从这个观点看来,我想说的是,苏格拉底亵渎神明有罪吗?
n.|ungodliness/indevotion;不虔诚;不尊敬;无信仰;无信心
impiety(名词)指对宗教信仰或神圣事物的不敬行为或态度,本质表现为违背宗教教义、漠视礼仪规范或公开藐视神明。该词源自古法语"impieté"和拉丁语"impietās",由否定前缀"in-"和"pietās"(虔诚、孝道)构成,字面含义为"缺乏虔敬"。
在宗教研究领域,impiety通常指三种表现形式:①拒绝参与祭祀仪式(如古希腊城邦规定的公共祭典);②亵渎圣物(如故意损毁宗教象征物);③发表异端言论(如否定神明的存在或质疑教义权威)。雅典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审判,其罪名之一便是"腐蚀青年"和"不敬城邦供奉的神明"(引自柏拉图《申辩篇》)。
该词在现代语境中延伸出更广泛的文化内涵。《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对普遍接受的神圣原则表现出不尊重"[来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例如在文学作品中,索福克勒斯悲剧《安提戈涅》主角违抗禁令埋葬兄长的行为,被统治者克瑞翁谴责为"对国家法律的impiety"(引用自罗念生译本第514行)。
Impiety 是名词,指缺乏尊敬或虔诚的行为或态度,尤其在宗教或伦理语境中使用。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含义
该词源自拉丁语 impietas,表示对神灵、宗教或传统道德规范的不敬或不虔诚。例如,古希腊文化中,不敬神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对城邦的威胁。
具体应用
语言特点
例句参考
"His criticism of the temple rituals was seen as an act of impiety."(他对寺庙仪式的批评被视为不敬行为)。
提示:该词多用于正式或文学场景,日常交流中可用 disrespect 替代。如需更多例句或词源细节,可查阅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