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苯丙氨酸血症
高苯丙氨酸血
Methods Urinary neopterin (N) and biopterin (B) was analyzed in 87 patients with hyperphenylalaninemi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层析仪对87例高苯丙氨酸血症者进行尿新蝶呤(N)和生物蝶呤(B)分析;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是指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降低或其辅因子四氢生物蝶呤(BH4)代谢异常引起。该病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10,000新生儿,是新生儿筛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根据致病机制可分为两类:
未治疗患儿会出现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损害,早期通过串联质谱法检测足跟血可确诊。治疗核心是通过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控制苯丙氨酸摄入,将血浓度维持在120-360 μmol/L的理想范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该病筛查。
参考资料:
Hyperphenylalaninemia(高苯丙氨酸血症,简称HPA)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苯丙氨酸(Phe)浓度异常升高。以下是关于该术语的详细解释:
高苯丙氨酸血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的先天性缺陷,导致苯丙氨酸无法正常代谢为酪氨酸(Tyr),从而在体内蓄积。根据国际标准,当血苯丙氨酸浓度超过120 μmol/L 且 Phe/Tyr 比值 >2.0 时,即可诊断为HPA。
HPA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两种类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父母双方均携带致病基因才可能发病。
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智力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损伤。目前主要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并采取低苯丙氨酸饮食或补充BH4进行干预。
注:如需完整分类或治疗方案,可参考医学数据库或专业文献(如、4、7的医学资料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