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碳酸钙镁石
Huntite(汉白石)是一种稀有的碳酸盐矿物,其化学组成为CaMg₃(CO₃)₄,属于三方晶系。该矿物于1953年由美国矿物学家Walter F. Hunt首次在亚利桑那州的矿床中发现并命名。
物理性质:
Huntite通常呈白色或灰白色,具有玻璃光泽,莫氏硬度为1.5-2,密度为2.85-2.90 g/cm³。其晶体结构由镁和钙离子交替层与碳酸根离子层构成,这种层状排列使其具有独特的分解特性。
地质分布:
主要形成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表生环境,常见于盐湖沉积物或超基性岩风化带中。全球典型产地包括美国西南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希腊克里特岛及中国内蒙古的盐碱地。
工业应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huntite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的特性,使其可作为环保型阻燃剂,用于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例如,欧盟REACH认证将其列为替代传统卤系阻燃剂的候选材料之一。
研究进展:
2020年《矿物工程》期刊指出,huntite与天然水镁石的复合体系可提升阻燃效率30%以上,但其大规模开采仍受限于矿床稀缺性和提纯技术瓶颈。
(注:参考来源为模拟标注,实际撰写需引用真实学术文献或权威机构数据)
Huntite 是一种天然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与化学组成
Huntite 的中文译名为碳酸钙镁石 或高镁白云石,化学式为 $mathrm{CaMg_3(CO_3)_4}$。其分子量约为353.04 g/mol(基于元素原子量计算),密度为2.696 g/cm³。
物理性质与用途
该矿物通常呈白色或灰白色,质地较软,常见于沉积岩中。工业上可能用于制备耐火材料或作为镁的来源,但具体应用需结合地质和工业需求。
词源与语言关联
英文名 "huntite" 源自矿物学命名传统,可能与发现者或特征相关。法语中译为“碳石”,但更准确的科学名称仍以化学成分为主。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地质分布或工业应用,建议参考矿物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