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滑稽而讽刺的
"hudibrastic"是英语文学中用于描述特定讽刺风格的术语,源自17世纪英国诗人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的讽刺长诗《休迪布拉斯》(Hudibras)。该词特指以下特征:
韵律形式
采用押韵双行体(heroic couplet)的变体,但打破传统英雄双韵体的庄重感,常使用不规则音节和粗俗韵脚。例如将"religion"与"obligation"强行押韵,形成滑稽效果(来源:《大英百科全书》Samuel Butler词条)。
语言风格
混杂学术术语与俚语,刻意制造不协调的幽默反差。巴特勒在《休迪布拉斯》中大量使用法律术语、经院哲学术语与市井语言碰撞,如用拉丁语引用讽刺清教徒的伪善(来源:Poetry Foundation诗歌术语库)。
讽刺对象
主要针对宗教极端主义和社会虚伪现象。该诗通过骑士主人公的荒诞冒险,影射英国内战时期的清教狂热分子,这种将严肃议题喜剧化的手法成为hudibrastic风格的核心标识(来源:《剑桥英国文学史》第三卷)。
该术语在18世纪被文学评论家正式定义为特定诗体,20世纪后扩展至形容任何刻意使用笨拙韵律达成讽刺效果的文体。现代研究中,学者约翰逊(Paul J. de Gategno)指出这种风格实质是"用形式上的不完美揭露内容上的荒谬"(来源:Routledge《英国讽刺文学研究》第87页)。
"Hudibrastic" 是一个文学术语,主要用来描述一种讽刺与滑稽并存的诗歌风格,其核心特征如下:
词义
该词指代讽刺性幽默诗体,尤其以荒诞押韵、刻意粗俗的语言风格为特点,常通过夸张手法达到嘲讽效果。例如用不协调的尾韵制造滑稽感,或故意模仿严肃文体的形式来解构主题。
词源
源自17世纪英国诗人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的讽刺长诗《Hudibras》。这部作品通过戏仿骑士传奇,讽刺清教徒的虚伪与教条主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这一术语的命名来源。
用法与延伸
现代用法中,该词可作形容词(如"Hudibrastic verse")或副词(如"Hudibrastically"),但更多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描述具有类似巴特勒风格的讽刺作品。
发音与拼写
英音 [ˌhju:dɪˈbræstɪk],美音 [ˌhjudəˈbræstɪk],注意首字母常大写(Hudibrastic),词尾"-astic"易误拼为"-astic"(正确拼写为"-astic")。
建议需要具体例句或文学案例的读者可参考权威词典(如牛津英语词典)的完整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