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iacetal是什么意思,hemiaceta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化)半缩醛
例句
These compounds are soluble in water, and contains the hemiacetal hydroxyl free, so in alkaline solution can reduce silver ions and copper ions.
这些化合物能溶于水,并含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所以在碱溶液中能还原银离子和铜离子。
专业解析
半缩醛(Hemiacetal)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和化合物,指醛基(-CHO)或酮基(-C=O)与一分子醇(R'OH)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后形成的中间产物。其结构特征是同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有一个羟基(-OH)和一个烷氧基(-OR'),通式可表示为 R¹R²C(OH)OR³(对于醛衍生的半缩醛,R¹或R²通常为H;对于酮衍生的则称为半缩酮)。
详细解释与特点:
-
形成与结构:
- 半缩醛的形成是羰基化合物(醛或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关键步骤。醇分子中富电子的氧原子亲核进攻羰基碳原子,导致羰基的碳氧双键(π键)断裂,形成一个新的碳氧单键(σ键)。同时,羰基氧原子接受一个质子(H⁺)转变为羟基。
- 结构上,半缩醛碳原子(原羰基碳)是四面体构型的sp³杂化碳,连接四个不同的基团:两个来自原羰基的取代基(R¹, R²)、一个羟基(-OH)和一个烷氧基(-OR³)。
-
稳定性与平衡:
- 大多数简单的半缩醛(尤其是醛衍生的)在溶液中通常是不稳定的。它们容易与另一分子醇进一步反应,失去一分子水,形成更稳定的缩醛(Acetal)。
- 半缩醛的形成和分解是一个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
醛 + 醇 ⇌ 半缩醛 ⇌ 缩醛 + 水
酸催化可以加速这个平衡的建立。
-
在糖化学中的重要性:
- 半缩醛结构在生物化学,尤其是糖类(碳水化合物)化学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的直链形式(开链式)在溶液中会自发地发生分子内反应,其自身的羟基(通常是C5或C4上的羟基)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醛基或酮基),形成环状的半缩醛结构。
- 这种环状结构是单糖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例如,葡萄糖主要形成六元环的吡喃糖结构(含氧六元环),果糖则主要形成五元环的呋喃糖结构(含氧五元环)。环状结构中的半缩醛碳原子被称为异头碳(Anomeric Carbon)。
-
半缩醛 vs. 缩醛:
- 半缩醛 (Hemiacetal): 同一碳上连有 -OH 和 -OR'。
- 缩醛 (Acetal): 同一碳上连有两个 -OR' 基团(通常来自两个醇分子)。缩醛对碱和氧化剂稳定,但在酸性水溶液中可水解回醛和醇。半缩醛作为中间体,稳定性通常低于缩醛。
半缩醛是羰基化合物(醛或酮)与醇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特点是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烷氧基。虽然大多数简单的半缩醛在溶液中不稳定且处于动态平衡中,但它们在糖化学中至关重要,是单糖形成稳定环状结构(如吡喃糖、呋喃糖)的基础,该环状结构中的异头碳即为半缩醛碳。理解半缩醛的结构和反应性对于掌握羰基化学和糖化学至关重要。
权威参考来源:
- IUPAC Gold Book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金皮书) - 提供了半缩醛的标准定义和化学特性。
- 来源: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 相关链接: (因IUPAC网站结构,直接链接到具体术语可能变化,建议通过其官网搜索 "hemiacetal")
-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 - David L. Nelson, Michael M. Cox 著。经典生物化学教材,详细阐述了糖类环状结构的形成(半缩醛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 来源: Nelson, D. L., & Cox, M. M. (2017).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Chapter on Carbohydrates)
网络扩展资料
Hemiacetal(半缩醛) 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化合物,由醛或酮与一分子醇反应生成,属于缩醛(acetal)形成过程的中间产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结构
- 化学本质:半缩醛是醛(RCHO)或酮(RCOR')的羰基(C=O)与一分子醇(R''OH)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
- 结构特征: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羟基(-OH)、一个烷氧基(-OR'')和一个氢原子,通式为R-C(OH)(OR'')-R'。
- 示例反应:
$$text{RCHO + R''OH → RCH(OH)OR''}$$
2. 形成与应用
- 形成条件:通常在酸性或碱性催化下进行,常见于糖类化学。例如,葡萄糖在水溶液中会通过分子内半缩醛反应形成环状结构(吡喃糖或呋喃糖)。
- 稳定性:半缩醛在酸性条件下可进一步与另一分子醇反应生成缩醛(acetal),缩醛结构更稳定,常用于保护羰基。
3. 相关概念
- 缩醛(Acetal):由半缩醛与第二分子醇反应生成,结构为同一碳上连两个烷氧基(-OR''),通式R-C(OR'')₂-R'。
- 半缩醛键:在糖类中,半缩醛羟基与其他分子(如另一糖或蛋白质)反应形成的键,如糖苷键(glycosidic bond)。
4. 实际意义
- 生物化学:糖类的环状结构(如核糖、葡萄糖)均以半缩醛形式存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 合成化学:用于药物合成中羰基的保护与释放,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如需进一步了解缩醛与半缩醛的转化机制,可参考有机化学教材或专业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