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bituation是什么意思,habituatio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habituation英标
英:/'həbɪtʃʊ'eɪʃən; həbɪtjʊ-/ 美:/'həˌbɪtʃuˈeɪʃn/
常用解释
习惯化
常用词典
n. 习惯,熟习;[生理] 习惯化
例句
He turned off the computer and left the office with habituation.
他习惯性地关上电脑离开办公室。
Habituation to repeated stimulation is the root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对反复刺激的习以为常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
The first is habituation.
第一个原则是习惯化。
Habituation is a fancy word for boredom.
习惯化是厌倦这个词的一种华丽表达。
Network game habituation symptom and damage;
网络游戏成瘾的症状与危害;
The rate of survival after habituation was over 90%.
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Excellence is an art won by training and habituation.
卓越是一门通过训练而成的艺术,亦即习惯。
同义词
n.|manner/custom/way;[生理]习惯,熟习;习惯化
专业解析
Habituation(习惯化)是一个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特定形式的学习过程。其核心含义是:
当一个生物体(包括人类)反复或持续暴露于一个中性刺激(即该刺激最初可能引起反应,但本身不具有威胁性或奖励性)时,该生物体对该刺激的行为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体“习惯”了某个刺激,不再对它做出强烈的或任何反应。
详细解释与关键特征:
- 非联想学习: Habituation 是一种简单的非联想学习形式。这意味着学习发生是因为对单个刺激的重复体验,而不是将两个刺激联系起来(如经典条件反射)或因为行为后果(如操作条件反射)。
- 反应特异性: 反应减弱是针对特定刺激的。如果刺激发生变化(例如音调改变、亮度增加),反应通常会恢复(见“去习惯化”)。
- 刺激特异性: 习惯化通常只针对被重复呈现的那个特定刺激或非常相似的刺激。对新的、不同的刺激,反应通常不会减弱。
- 可逆性: 习惯化效应通常是暂时的。如果刺激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出现,对该刺激的反应可能会自发恢复(自发恢复)。或者,如果出现一个新的、强烈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对原习惯化刺激的反应暂时恢复(去习惯化)。
- 与疲劳或感官适应的区别:
- 疲劳: 疲劳是肌肉或神经通路因过度使用而暂时无法反应,是身体机能问题。习惯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学习过程,即使感官和运动通路功能正常,反应也会减弱。
- 感官适应: 感官适应发生在感觉器官层面(如眼睛对强光的适应、鼻子对气味的适应),是外周感受器敏感度的暂时降低。习惯化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层面,涉及对刺激意义的认知评估变化(认为刺激不重要了),即使感觉输入没有变化。
- 生物学意义: Habituation 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它允许生物体忽略环境中持续存在但无害的刺激(如时钟的滴答声、城市背景噪音),从而将有限的注意力和能量资源集中在新的、可能重要的刺激上(如捕食者的声音、食物的气味)。这有助于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效率。
例子:
- 你搬到一个新家,靠近一条繁忙的铁路。最初,每次火车经过的巨大声响都会让你吓一跳或分散注意力(定向反应)。但几周后,你几乎不再注意到火车的声音——你对火车噪音产生了习惯化。
- 实验室里,给海兔(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的喷水管一个轻柔的触觉刺激,它会缩回鳃(防御反应)。如果这个轻柔刺激反复出现,鳃缩回的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习惯化。但如果给一个强烈的刺激(如电击),反应会很强,并且之后轻柔刺激引起的反应也会暂时恢复——去习惯化。
神经机制:
研究表明,习惯化涉及突触传递效率的变化,特别是在感觉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重复刺激可能导致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如钙离子内流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细胞产生的兴奋性电位减小,最终导致行为反应减弱。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资料
"Habituation" 是一个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的术语,指生物体对重复或持续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1.核心定义
- 词源:源自拉丁语 "habituare"(使习惯),指通过重复接触刺激而形成习惯性无反应。
- 机制:一种非联想学习形式,属于神经系统对无关刺激的过滤机制。
2.心理学中的表现
- 例如:住在铁路旁的人起初会被火车声吵醒,但几周后不再被干扰。
- 特点:反应减弱是暂时的,若刺激停止一段时间后重现,反应可能恢复(去习惯化)。
3.与适应的区别
- 适应(Adaptation):感官系统对刺激的生理性调整(如进入暗房后视觉敏感度提升)。
- 习惯化:中枢神经系统主动抑制对非威胁性刺激的反应,属于行为学习。
4.生物学意义
- 帮助动物忽略无关环境刺激,节省能量。
- 实验案例:海兔(Aplysia)的缩鳃反射研究是经典神经科学模型。
5.日常应用
- 治疗:用于脱敏疗法,如帮助焦虑症患者逐步适应恐惧源。
- 育儿:婴儿对家庭噪音的习惯化可改善睡眠质量。
若需具体领域(如神经科学或临床心理学)的延伸解释,可提供更多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