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吉格舞;吉格(一种轻快的舞曲)
n.|jig;吉格舞;吉格(一种轻快的舞曲)
gigue(吉格舞曲)是欧洲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一种快速、节奏鲜明的舞蹈音乐形式,常见于器乐组曲的终章。其名称源于法语“gigue”(原意为“腿”或“舞蹈动作”),也可能与意大利语“giga”(中古弦乐器)有关。
音乐结构
gigue通常以复调手法创作,采用三拍子(如6/8、12/8或3/8拍),具有跳跃性节奏和连续的三连音型。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英国组曲》中将其发展为高度对位化的形式。
地域变体
历史演变
起源于16世纪英国和爱尔兰的民间舞蹈“jig”,17世纪经欧洲宫廷音乐家改编后进入艺术音乐领域。18世纪后逐渐淡出主流,但在古典主义时期仍可见于部分作曲家的创作中。
音乐学家玛格丽特·默多克在《巴洛克舞蹈音乐研究》中指出,gigue的节奏模式对后世舞曲(如塔兰泰拉)产生深远影响。巴黎音乐学院图书馆藏有17世纪手稿《卢森堡宫舞谱》,详细记录了gigue的宫廷舞步与音乐对应关系。
单词gigue 的含义可从音乐、舞蹈及法语语境多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gigue(吉格舞/吉格舞曲)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轻快舞曲,常见于巴洛克时期的组曲(如巴赫、亨德尔的作品),通常作为组曲的终曲。其特点包括:
在法语中,gigue 还可表示: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音乐作品或语言用法,可参考古典音乐词典或法语学习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