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vobacterium是什么意思,flavobacterium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黄杆菌属;黄质菌属;产黄菌属
例句
Flavobacterium indologenes is a gram-negative bacillus widely distributed outdoors.
产吲哚黄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分布在外环境中。
专业解析
Flavobacterium 是一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名称来源于拉丁语,其中 “flavus” 意为“黄色”,反映了该属细菌在实验室培养时通常会产生黄色、橙色或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色素。
以下是关于 Flavobacterium 属的详细解释:
-
基本特征与分类:
- 形态: 呈杆状,通常为细长形,有时可呈丝状。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或具有滑动运动能力。
-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阴性。
- 代谢: 化能异养菌,需氧呼吸代谢。它们能够分解多种复杂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多糖(如几丁质、纤维素)。
- 系统发育: 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该属的分类经历了较大的修订,许多原先归类于此的菌种已被重新划分到其他属(如 Chryseobacterium, Elizabethkingia, Myroides 等),使得现存的 Flavobacterium 属定义更为严格。
-
生态分布与栖息地:
- Flavobacterium 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常见于各种淡水环境(如湖泊、河流、溪流、池塘)、土壤(尤其是潮湿土壤)、污水处理系统以及一些海洋环境中。
- 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别是降解有机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参与几丁质、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的分解。
- 部分种类是鱼类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淡水鱼和海水鱼的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 BCWD)和柱状病(Columnaris Disease),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
生理与生化特性:
- 色素产生: 产生类胡萝卜素色素(如 zeaxanthin, flexirubin)是其显著特征,菌落颜色常为黄色、橙色或橙红色。Flexirubin 是一种仅在拟杆菌门某些成员中发现的特殊色素。
- 温度适应性: 大多数是嗜冷或耐冷菌,在较低温度(如 15-25°C)下生长良好,有些种类甚至能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生长。这解释了它们为何在冷水中(如冷水鱼养殖环境)能成为优势菌或病原菌。
- 酶活性: 能产生多种胞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几丁质酶、淀粉酶等,这是它们降解复杂有机物的基础。
- 营养需求: 对营养要求相对复杂,在实验室培养时通常需要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
-
重要性:
- 环境作用: 作为重要的分解者,在碳、氮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尤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
- 水产病害: 某些种类(如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重要的鱼类病原体,引起高死亡率的疾病。
- 生物技术潜力: 由于其嗜冷特性及产生的各种酶(如低温蛋白酶、几丁质酶),在生物技术领域(如洗涤剂工业、废物处理、生物转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食品安全: 部分种类可能存在于食品加工环境(特别是冷藏环境和水产相关环节),虽然通常不认为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体,但其存在可能与食品腐败有关。
权威参考资料:
-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s of Archaea and Bacteria: 这是细菌分类学的权威参考书,提供了 Flavobacterium 属及其成员的详细分类学描述、特征和系统发育信息。 (经典教材)
- NCBI Taxonomy Database: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分类数据库提供了 Flavobacterium 属最新的分类框架、物种列表以及相关的基因组信息。 (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Browser/wwwtax.cgi?name=Flavobacteriu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IJSEM): 该期刊是细菌新种描述和分类学修订的官方出版物,包含大量关于 Flavobacterium 新种发现和分类地位变更的研究论文。 (学术期刊)
- Bernardet, J.-F., & Bowman, J. P. (2006). The genus Flavobacterium. InThe Prokaryotes (Vol. 7, pp. 481–531). Springer. 这是一篇关于 Flavobacterium 属的经典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其历史、分类、生态、生理和致病性。 (学术专著章节)
网络扩展资料
Flavobacterium(中文译名:黄质菌属/产黄菌属/黄杆菌属)是细菌分类学中的一个属名,其核心特征和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该词由拉丁词根"flavus"(黄色)和"bacterium"(细菌)组成,指代一类能产生黄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二、生物学特性
-
形态特征
杆状细菌,部分菌株无鞭毛,部分具有运动能力。
-
生理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如土壤、淡水、海水)
- 部分菌株可分解有机物(如解污泥黄杆菌Flavobacterium luticocti)
-
色素特征
因产生类胡萝卜素等黄色素而得名,菌落常呈黄色或橙色。
三、医学相关性
- 致病性:某些菌种(如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鱼类或人类的条件性病原菌。
- 应用研究:肝素黄杆菌(Flavobacterium heparinum)被用于研究菌种保护技术。
四、分类注释
该属目前包含至少10个有效种,分类学上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在中文文献中,"黄杆菌属"是最常见的译名。
注:如需具体菌种信息(如Flavobacterium sp.),建议查阅微生物分类数据库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