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斐波纳契(一种整数数列)
Listing 7. A Fibonacci sequence in fib.hs.
清单7 . fib . hs中的Fibonacci序列。
We first get the infinite Fibonacci sequence.
我们首先获得一个无穷的Fibonacci序列。
Each column corresponds to a Fibonacci number.
每一列对应一个斐波那契数。
Here the Fibonacci Outgrowth is represented.
这里体现了斐波纳契数列结果。
I am testing different Fibonacci patterns now.
现在我正在测试其它的斐波那契枝叶布局模式。
fibonacci sequence
斐波纳契数列
斐波那契(Fibonacci)是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皮萨诺(Leonardo Pisano)的别名,其名字源自拉丁语“filius Bonacci”(意为“波那契之子”)。他因推广阿拉伯数字系统和提出“斐波那契数列”而闻名于世。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整数序列,其定义为:从0和1开始,后续每个数均为前两数之和,即: $$ F(n) = F(n-1) + F(n-2) $$ 初始项为$F(0)=0$,$F(1)=1$,由此生成的数列为0, 1, 1, 2, 3, 5, 8, 13……该数列首次出现在斐波那契1202年的著作《计算之书》(Liber Abaci)中,用于描述兔子繁殖的理想化模型。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
当代数学将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比(约1.618)关联,其极限值满足$lim_{ntoinfty} frac{F(n+1)}{F(n)} = phi$。该特性被应用于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建筑美学设计等领域(参考美国数学学会的数学应用研究。
"Fibonacci" 一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历史人物
指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约1170-1250),他在《计算之书》中首次向欧洲系统介绍了阿拉伯数字体系,并提出了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数学概念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是数学中由递推关系定义的数列:
$$
F(0)=0,
F(1)=1,
F(n)=F(n-1)+F(n-2) quad (n≥2)
$$
前几项为 0,1,1,2,3,5,8,13... 该数列具有以下特性:
该词源自拉丁语"filius Bonacci"(波那契之子),因数学家父亲被称为Bonaccio(意为"善良")而得名。现代数学、金融、艺术等领域常使用该术语描述与黄金比例相关的模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