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方镁石
"Ferropericlase"(铁方镁石)是一个矿物学术语,由"ferro-"(铁)和"periclase"(方镁石)组合而成。其定义与地质学密切相关: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氧化镁(MgO)与氧化铁(FeO)的固溶体,化学式通常表示为(Mg,Fe)O。铁元素以二价铁(Fe²⁺)形式存在,替代方镁石中的部分镁原子。
结构与特性
晶体结构与纯方镁石(Periclase)相同,属立方晶系。随着铁含量增加,其密度和热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例如更高的抗压强度,这对地球内部动力学研究至关重要。
存在环境
主要分布于地球下地幔(深度约660-2900公里),是仅次于硅酸盐钙钛矿(bridgmanite)的第二大矿物相,两者共同构成下地幔约80%的体积。
地质意义
铁方镁石的高压稳定性使其成为研究地幔对流、地核-地幔边界(CMB)化学交换的关键对象。其铁含量变化可反映地幔物质循环过程(如俯冲板块的铁元素迁移)。
其他名称
在早期文献中也被称为"magnesiowüstite",但现代研究更倾向使用"ferropericlase"以明确其与方镁石的固溶关系。
该术语常见于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及行星科学领域,是理解类地行星内部组成的重要概念。如需实验数据或更详细的相图分析,建议查阅地球化学领域的高压实验论文。
Ferropericlase是一种矿物,也称为periclase,是地球内部最常见的矿物之一。以下是有关ferropericlase的详细说明:
名词
一种含铁的四方氧化镁矿物,常见于地球内部的岩石中。
[fer-oh-per-i-kleys]
Ferropericlase通常在地球内部的变质岩和火成岩中出现。
Ferropericlase是一种由氧和镁以及少量铁组成的矿物,属于四方晶系。它是地球内部最常见的矿物之一,通常与其他矿物一起出现。它的存在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periclase、magnesium oxide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