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s'tʃiːt; es-/ 美:/'ɪsˈtʃiːt; esˈtʃiːt/
复数 escheats 过去式 escheated 过去分词 escheated 现在分词 escheating 第三人称单数 escheats
n. 归还财产;充公
vt. 归还;没收
vi. 被没收;被征用
The Lord lost his claims to escheat.
土地领主失去了归还土地的请求权。
n.|confiscator;归还财产;充公
vt.|replace/return/restore;归还;没收
Escheat(归公)是英美法系中的一项财产法原则,指当财产所有人死亡且无合法继承人,或财产长期无人认领时,该财产依法转归国家所有的制度。以下从法律定义、适用条件和程序机制三个层面展开说明:
法律定义与历史渊源
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释义,escheat起源于中世纪英格兰封建法,最初指封臣死亡无继承人或犯重罪时,土地归还领主。现代法律体系中,美国所有州均设立escheat statutes,如《加州民法典》第1500-1527条明确规定财产无人主张达3-15年(视资产类型)即归州政府保管(来源:加州审计署escheatment指南)。
适用条件
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统一无人认领财产法》规定适用情形包括:银行存款超过5年未存取、股票分红支票超过3年未兑现、保险金给付失败超过3年等(来源:美国统一法律委员会ULC文件)。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46条则限定遗产在无遗嘱且无亲属继承时收归王室(来源:英国司法部继承法指引)。
程序机制
现代escheat制度包含严格监管流程:美国各州设立无人财产管理处,加州每年通过ClaimIt系统公示待认领资产清单;英国财政部法律事务司要求遗产管理人完成2年公示期后方可启动归公程序(来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资者公告)。
Escheat 是一个法律术语,主要涉及财产归属问题,具体解释如下: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法律案例或国家差异,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如搜狗百科、有道词典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