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皮肤红变;[有化] 赤藓糖
Erythrose 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Erythrose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四碳单糖(醛糖或酮糖),属于赤藓糖家族。其化学式为 $mathrm{C_4H_8O_4}$,结构式为: $$ begin{aligned} &text{醛糖形式:} quad mathrm{HOCH_2(CHOH)_2CHO} &text{酮糖形式:} quad mathrm{HOCH_2(CHOH)COCH_2OH} end{aligned} $$ 它是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4-磷酸赤藓糖(Erythrose-4-phosphate)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
名称来源于希腊语“ἐρυθρός”(erythros,意为“红色”)。1850年法国药剂师Garot从大黄中提取到一种在碱性条件下变红的物质,据此命名为“Erythrose”。
在医学领域,erythrose 偶尔被用来描述皮肤异常发红的症状(如红斑),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Erythrose 的差向异构体为“苏阿糖(Threose)”,两者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转化相互关联。
词性: 名词
发音: [ɛrɪθroʊz]
定义: 一种单糖,分子式为C4H8O4,是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四碳糖。
用法: erythrose是一种生物学上重要的分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
解释: erythrose是一种四碳糖,由两个三碳的糖醛酸分子缩合而成。它是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分子,可以分为D-erythrose和L-erythrose两种。D-erythros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分子,是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之一。L-erythrose则较为少见,常作为合成药物的原料使用。
近义词: 无
反义词: 无
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