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斑性肢痛病
红斑性肢痛
Conclusion N395K and I848T mutations are the causes of clinical phenotypes of these patients; L858, I848 and N395 may be the hot mutation spots of SCN9A gene in primary erythermalgia.
结论SCN9A基因N395K和I848T突变为该家系和散发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推测L858,I848和N395可能为该基因的突变热点。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种罕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四肢末端阵发性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和红斑三联征为特征。该术语源自希腊语"erythros"(红色)、"melos"(肢体)和"algos"(疼痛),最早由美国神经学家Smith在1878年描述。
核心特征包括:
发病机制主要与SCN9A基因突变相关,该基因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突变导致痛觉神经元过度兴奋。约15%患者与骨髓增殖性疾病(尤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关。最新研究显示,部分病例可能存在TRPA1离子通道功能异常。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热诱发试验,治疗推荐阶梯方案:
参考资料: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病例报告库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血管疾病诊疗指南
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
自然综述·神经病学(Nature Reviews Neurology)2023年综述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临床实践指南
erythermalgia(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如手掌、足底)的剧烈灼热痛、红肿及温度升高,尤其在温暖环境中症状加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症状
erythermalgia源于希腊语,意为“红色灼痛”。患者常描述患处皮肤发红、肿胀,伴随针刺或烧灼样疼痛,多累及双足,偶见于双手。症状在受热、运动或肢体下垂时加剧,冷敷可缓解。
病因与分类
相关术语区分
治疗与建议
目前无根治方法,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使用阿司匹林(对继发性有效)、局部降温等。若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血液疾病。
参考来源:综合自海词词典、爱问教育、99健康网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