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组氨酸甲基内盐
麦角硫因
Ergothioneine(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硫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由某些细菌、真菌及蓝藻生物合成,人体需通过饮食摄取。其化学结构包含独特的巯基咪唑环,具有强抗氧化特性,能选择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并螯合金属离子,在细胞氧化应激保护中起关键作用。
该物质通过OCTN1转运蛋白特异性进入细胞,主要富集于线粒体、肝脏、红细胞等代谢活跃组织。2021年《Cell》研究证实,ergothioneine缺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正相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3年批准其作为膳食补充剂成分,认可其安全性(GRAS认证)。
主要膳食来源包括蘑菇(特别是牛肝菌含量达7.1mg/100g)、黑豆、燕麦等。临床前研究表明,其抗炎特性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病具有干预潜力。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NCT04893798),最新研究进展可通过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查询。
Ergothioneine(中文译名:麦角硫因、硫组氨酸甲基内盐)是一种含硫的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化学特性
属于咪唑-2-硫酮衍生物,化学名为L-(+)-Ergothioneine,分子式为C₉H₁₅N₃O₂S。其结构特点为组氨酸甜菜碱的硫代形式,具有强水溶性(室温下溶解度为0.9mol/L),且在生理pH环境中不易氧化。
来源与存在形式
最初于1909年在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中发现,后证实广泛存在于真菌、放线菌及部分动植物中(如蘑菇、豆类)。人体无法自主合成,需通过饮食摄取。
生物功能与用途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科研(如细胞保护研究)、医药(潜在神经保护剂)及化妆品(抗衰老成分)。其英文发音为/ɜːrɡəˈθiːəniːn/(美式)或/ɜːɡəθə'nɪn/(英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合成路径或具体药理数据,可参考生物化学专业文献或科研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