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epɪlɒɡ/ 美:/'ˈepɪlɔːɡ/
后记
复数:epilogues
GRE
n. 结语,收场白;尾声,后记
The epilogue of the book records the author's creative feelings at that time.
这本书的后记记录了作者当时的创作感受。
All actors participated in the epilogue of the stage play.
所有演员都参与了舞台剧的收场白部分。
In the epilogue of the book, the author thanked those who had helped him.
作者在书本的结束语中感谢了曾给予他帮助的人。
The meaning of the book's title is revealed in the epilogue.
书名的含义在结语中显露出来
Epilogue (chapters 32 to 34).
尾声(32 - 34章)。
The sixth section is epilogue.
第六部分为结语。
Last part is the epilogue.
最后为结语。
Epilogue: We made it!
尾声:我们做到了!
The play ended with a humorous epilogue.
这出戏以幽默的收场白结束。
n.|finale/endgame;结语,收场白;尾声,后记
epilogue(中文译作"尾声"或"结语")是文学作品、戏剧或电影结尾的独立部分,主要用于总结主题、交代后续发展或表达作者观点。该词源自希腊语"epilogos",由epi(在…之后)和logos(话语)组成,字面意为"附加的论述"。
在文学创作中,epilogue具有三大核心功能:
戏剧领域最早的系统运用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其定义为"合唱队退场前的总结陈述"。现代应用中,epilogue与prologue(序章)形成结构呼应,常见于舞台剧的谢幕独白环节(根据《牛津戏剧术语词典》定义)。
该术语已延伸至非虚构领域,《芝加哥格式手册》建议学术论文可在结语部分使用类似手法,概括研究发现并提出建议。在公共演讲中,epilogue指代结束前的总结性陈述,具有强化听众记忆点的作用(参考TED演讲设计指南)。
epilogue(或美式拼写epilog)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词汇,指文学、戏剧或影视作品中的结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在学术写作中需注意,epilogue与“结语”(conclusion)不同,前者更偏向补充性内容,后者是全文逻辑总结。此外,非虚构作品(如回忆录)也可能用epilogue交代后续发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