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异装癖,衣裳倒错症
Havelock Ellis used the terms eonism and sexo-aesthetic inversion to describe similar cross-gender feelings and behaviors.
哈夫洛克·埃利斯使用“异装癖”和“性反感”来描述类似的跨性别感觉和行为。
eonism(伊昂现象)指男性长期或间歇性地通过穿着女性服饰、模仿女性行为来获得心理满足的行为模式,属于跨性别表达的一种历史术语。该词源于18世纪法国外交官兼间谍Chevalier d'Éon(夏尔·热内·德翁,1728–1810),其晚年以女性身份生活并获官方认可。
行为特征
表现为男性对女性服饰、妆容、姿态的持续性模仿,可能伴随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同,但不同于现代"跨性别女性"的性别认同概念。历史上被视为一种"性欲倒错",当代心理学则纳入性别表达多样性范畴讨论。
术语演变
由英国性学家Havelock Ellis(哈夫洛克·霭理士)于1920年提出,以德翁的名字命名("Éonism")。该词曾被归类为"易装癖"(transvestism),现因含病理化色彩,临床诊断中已被"跨性别""非二元性别"等更精准的术语取代。
与现代概念的区别
注:当代学术讨论中,"eonism"已较少使用,更多作为性别表达的历史案例被研究。理解该词需结合其时代背景,避免对跨性别群体的刻板化解读。
"Eonism" 是一个相对少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指男性长期或间歇性地穿着女性服饰、模仿女性行为的现象,属于异装癖(transvestism)的范畴。这一概念源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精神病学研究,曾被视为一种性别身份相关的心理状态。
该词源自法国作家Édouard Dujardin在19世纪对特殊着装现象的观察记录,后经英国性学家Havelock Ellis引入学术领域。其命名可能关联希腊神话中的永恒之神Eon,隐喻跨越性别界限的持续性。
当前临床诊断中,单纯异装行为不再被归类为精神疾病(DSM-5已移除相关病理化描述),更强调个体差异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建议在当代语境中使用更新后的专业术语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