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nˈdʒæmbmənt/
n. 跨行连续
Enjambement(跨行连续)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诗句在语法或意义未结束时强行转入下一行,形成行间断裂与连贯性的矛盾统一。该术语源自法语"enjamber"(跨越),最早由16世纪法国诗人提出,后成为英诗韵律研究的重要概念。
在功能层面,enjambement通过打破诗行与语法单元的对应关系,可产生三种核心效果: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中运用密集的跨行连续,成功营造出意识流动的抒情效果。现代研究者Helen Vendler在《诗歌的破碎与完整》中指出,这种手法实质是"声音流与视觉流的辩证运动"(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当前诗歌数据库Poetry Foundation的术语库将其定义为"意义对诗行约束的反叛"(访问日期2025年7月)。
“Enjambement”(或英语拼写为“enjambment”)是文学术语,主要用于诗歌领域,指诗句在语法或语义上的跨行连续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指诗句在行末不按语法或语义自然停顿,而是延续到下一行。这种手法打破诗行的视觉分隔,增强节奏流动感,常见于英法诗歌中()。例如: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
Its loveliness increases..."
(约翰·济慈《恩底弥翁》)
发音与拼写
词源与词态
源自法语动词“enjamber”(跨越),复数形式为“enjambements”(法语)或“enjambments”(英语)()。
文学功能
通过延迟语义停顿,制造悬念或强调特定词汇,例如弥尔顿在《失乐园》中运用跨行连接描绘撒旦坠落的漫长过程()。
生物学引申义
在法语中偶尔用于遗传学,指同源染色体间的基因交换,但此用法较少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