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是什么意思,EDI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edi英标
美:/'ˌiː diː ˈaɪ/
常用词典
abbr.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资料接口(Electronic Data Interface)
例句
In one respect, XML is a successor for EDI.
一方面,XML是EDI的继任者。
We added substantially enhanced our support for EDI.
我们极大地提高了对EDI的支持。
Click Browse and select EDI-XMLcompiled.eif from the file system.
单击browse并从文件系统选择EDI - XMLcompiled . eif。
I first heard about EDI from a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in the 1980s.
我是在80年代从一位商业学校教授那里第一次听说EDI的。
The HIPAA request is sent to the EDI basic validation service for validation.
HIPAA请求被发送到EDI基本验证服务以进行验证。
专业解析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之间,按照标准化、结构化格式进行业务文档(如订单、发票、发货通知等)自动传输与处理的技术。它旨在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交换和人工数据录入,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无缝集成和高效自动化。
1. EDI的核心要素
- 标准化格式: EDI 消息必须遵循严格定义的电子格式标准。最常见的国际标准包括:
- UN/EDIFACT (United Nations rules for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 广泛应用于全球,特别是在欧洲和国际贸易中。来源: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ECE)。
- ANSI ASC X12: 主要在北美地区使用。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特许标准委员会 X12。
- 特定行业标准(如 HL7 用于医疗保健, SWIFT 用于金融)。
- 结构化数据: 信息以高度结构化的方式组织,通常由数据元素、段和消息组成,确保计算机能够精确解析和处理。
- 自动化传输: EDI 消息通过安全的通信网络(如增值网络 VAN,或更现代的 AS2、SFTP、API 等互联网协议)在贸易伙伴的系统之间直接传输,无需人工干预。
- 业务文档: EDI 处理的是具有法律或商业效力的正式业务文件,例如:
- 采购订单 (Purchase Order)
- 订单确认 (Order Confirmation)
- 发货通知 (Advance Ship Notice / Despatch Advice)
- 发票 (Invoice)
- 付款通知 (Remittance Advice)
- 库存报告 (Inventory Report)
2. EDI的关键价值与应用领域
EDI 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自动化显著提升效率、准确性和速度:
- 大幅提升效率: 消除纸质文档处理、邮寄、手动数据录入等耗时环节,将交易处理时间从天或周缩短到分钟或小时。来源:Gartner IT Glossary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 显著减少错误: 自动化传输和处理避免了人工输入错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加速业务流程: 订单、发货、开票、付款等环节流转速度极大加快,缩短订单到现金周期。
- 降低成本: 节省纸张、打印、邮费、人工处理和数据纠错成本。
- 改善合作关系: 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换,增强与供应商、客户等贸易伙伴的协作。
- 主要应用行业:
- 零售与消费品: 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亚马逊)强制要求供应商使用 EDI 进行订单、发货通知和发票交换。
- 制造业与供应链管理: 连接制造商、供应商、物流公司,实现 JIT(准时制)生产、库存优化。
- 物流与运输: 传输提单、货运状态、运费发票等。
- 医疗保健: 传输保险理赔、支付、患者信息(需符合 HIPAA 等法规)。
- 金融: 银行对账单、支付指令(如 EFT)。
- 汽车: 行业特定标准(如 ODETTE, VDA)。
3. EDI的实现方式
企业实施 EDI 通常需要:
- EDI 软件或服务: 用于将内部业务数据(如 ERP 系统中的订单)转换为标准 EDI 格式(映射),以及将接收到的 EDI 消息转换回内部系统可理解的格式。可以是内部部署软件或基于云的托管服务。
- 通信协议: 与贸易伙伴建立安全连接的方式。传统方式是通过增值网络 (VAN),现代则更多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协议,如 AS2 (Applicability Statement 2)、SFTP (Secure FTP)、FTPS、API 等。来源: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113 - Guide to SSL VPNs (提及安全传输协议)。
- 贸易伙伴协议 (TPA): 与每个业务伙伴就使用的 EDI 标准、版本、消息类型、通信协议、安全要求、业务流程等进行约定。
4. EDI与相关概念
- API (应用程序接口): API 允许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实时或近实时的数据交互,功能更灵活,常用于需要即时响应的场景(如查询库存)。EDI 则侧重于在预定时间或事件触发时批量交换结构化的业务文档。两者在现代集成中常互补使用。来源:ISO/IEC 19941:2017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loud computing — Interoperability and portability (涉及系统间数据交换模式)。
- 电子商务 (E-commerce): EDI 是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负责后台关键业务数据的自动化交换。面向消费者的前台网站只是整个电商流程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EDI 是企业间自动化、标准化交换关键业务文档的成熟且关键的技术,是现代数字化供应链和 B2B 电子商务的基石,通过消除人工环节和纸质流程,为企业带来效率、准确性、速度和成本上的显著优势。
网络扩展资料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指通过标准化格式,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自动化数据传输技术,主要用于商业和行政事务处理。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定义与核心功能
EDI通过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如EDIFACT、UN/EDIFACT),将贸易文件(如订单、发票、提单等)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间直接传输。其本质是用电子化流程取代传统纸质单据,实现“无纸化贸易”。
2.技术实现原理
- 标准化格式:所有数据需按统一标准编码,例如商品代码、日期格式等,确保跨系统兼容性。
- 自动化处理:从数据生成、传输到接收均无需人工干预,系统自动解析并触发后续流程(如生成库存调整指令)。
- 通信网络支持:早期通过增值网络(VAN)传输,现代则更多采用互联网或专用协议。
3.应用领域
EDI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物流、金融等行业,典型场景包括:
- 贸易流程:采购订单、报关单、信用证等文件交换;
- 物流运输:货物追踪、提货单传输;
- 供应链管理:库存数据同步、供应商协同。
4.核心优势
- 效率提升:传统需数日的文件交换可缩短至几分钟;
- 成本节约:减少纸质文件打印、邮寄及人工处理成本;
- 错误率降低:自动化处理避免手工输入错误;
- 安全性增强:数据加密和标准格式减少篡改风险。
5.与普通电子商务的区别
普通电子商务(如电子邮件、网页表单)仍需人工操作,而EDI从数据生成到处理全程自动化,是更高级别的集成化业务交互方式。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案例或技术标准(如EDIFACT),、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