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色素异常症
dyschromatosis(色素异常症)是一种以皮肤色素沉着异常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分布的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混合存在。该术语源自希腊语"dys"(异常)、"chroma"(颜色)和"osis"(病态),最早由日本皮肤病学家土肥庆藏于1929年描述。
根据《默克诊疗手册》和《临床皮肤病学》的记载,该病可分为两大类型: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OMIM数据库显示,该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约70%病例有明确家族史。典型皮损在婴幼儿期出现,青春期趋于稳定,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防晒护理和激光治疗可改善外观。国际皮肤病学会(ILDS)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皮肤镜监测,以排除恶性病变风险。
"dyschromatosis"是皮肤科领域的专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该词指代皮肤色素异常症,表现为皮肤局部或广泛区域的色素沉着与色素减退斑块混合存在。英文发音为[dɪʃ'rəʊmətəʊsɪs],美式发音为[dɪʃ'rəʊmətəʊsɪs]。
2. 常见亚型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是该病症的典型类型,特征为手足背对称分布的色素斑,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3. 相关术语 与"chromatosis"(单纯性色素沉着)不同,dyschromatosis强调色素分布异常的双向改变,即同时存在色素增加和减少区域。
扩展说明:该病症多与基因突变相关,亚洲人群发病率较高,通常在儿童期发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治疗以激光疗法等对症处理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