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Dinornithiformes是什么意思,Dinornithiformes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古生] 恐鸟目;奇威鸟目

  • 专业解析

    Dinornithiformes是古生物学中表示恐鸟目的拉丁文学名,这类已灭绝的大型平胸鸟类曾分布于新西兰。该名称由希腊词"deinos"(巨大)和"ornis"(鸟)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巨大的鸟类"。

    根据古生物分类系统,Dinornithiformes属于鸟纲鹤鸵目下的独立演化支系,现存最接近的亲属是几维鸟。该目包含2个科(Dinornithidae和Emeidae),其中巨型恐鸟(Dinornis robustus)站立高度可达3.6米,体重约230公斤,是迄今发现最大的鸟类之一。

    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

    1. 退化的翼骨结构完全丧失飞行能力
    2. 股骨粗壮支撑庞大体重
    3. 喙部适应地面取食植物
    4. 骨骼气腔化程度低于现存平胸类

    根据新西兰环境保护部考古记录,恐鸟约在1445年左右灭绝,主要归因于人类殖民后的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牛津大学放射性碳测年显示,最后种群存活至15世纪末。现存标本主要保存在奥塔哥博物馆和坎特伯雷博物馆。

    网络扩展资料

    "Dinornithiformes"是生物学分类中的一个目名,其中文译名为恐鸟目。该术语专指一类已灭绝的大型平胸类鸟类,具有以下特征:

    1. 分类地位
      属于鸟纲(Aves)下的古颚总目(Paleognathae),与鸵鸟、鸸鹋等现存平胸类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 形态特征
      恐鸟目鸟类体型巨大,部分物种站立高度可达3.6米,体重约230公斤,是已知体型最大的鸟类之一。其胸骨缺乏龙骨突,翅膀退化,不具备飞行能力。

    3. 分布与灭绝
      该目鸟类曾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因人类活动(捕猎、栖息地破坏)及外来物种引入,约在15-16世纪完全灭绝。最后确认存活的物种可能延续至18世纪初期。

    由于搜索结果仅提供基础译名,更多古生物学细节(如具体物种、化石发现)建议通过专业文献或博物馆资料进一步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