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Dinocerata是什么意思,Dinocerata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恐角目

  • 专业解析

    Dinocerata(恐角目) 是古近纪(约6600万至3400万年前)繁盛的一类大型原始有蹄类哺乳动物,属于哺乳纲(Mammalia)下的一个灭绝目。其名称源自希腊语,“deinos”意为“恐怖的”,“keras”意为“角”,形象地描述了该类群最显著的特征——头骨上发达的骨质突起(常被误称为“角”)。它们也被称为“尤因兽类”(Uintatheres),源自其模式属尤因兽(Uintatherium)的发现地美国犹他州的尤因塔盆地(Uinta Basin)。

    主要特征与生物学

    1. 独特的头骨结构:恐角目最醒目的特征是其头骨顶部通常具有三对(少数种类为两对)大型、骨质、覆盖皮肤的突起(骨赘)。这些突起并非真正的角(无角质鞘),而是由额骨和鼻骨特化形成的巨大隆起,尤其在雄性中更为发达,可能用于种内展示或争斗。其头骨厚重,颧弓宽大,下颌深而强壮。
    2. 特化的齿列:它们具有典型的原始哺乳动物齿式(3.1.4.3 / 3.1.4.3),但犬齿高度特化,形成巨大的、匕首状的獠牙(尤其在上颌),下颌则相应有骨质突起保护。臼齿为低冠丘形齿(bunodont),适合压碎柔软的植物。
    3. 体型巨大:恐角目是古近纪早期至中期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最大的属,如尤因兽(Uintatherium)和恐角兽(Dinoceras),体长可达4米,肩高约1.8米,体重估计可达数吨。
    4. 笨重的身躯:其骨骼粗壮,四肢呈柱状(graviportal),类似现代的犀牛或大象,适合支撑巨大的体重。脚趾末端有短而宽的蹄子。尾巴相对较短。
    5. 生态位:根据其牙齿形态和体型推断,恐角目是生活在森林、沼泽或河岸环境的植食性动物,主要以嫩叶、果实和柔软的植物为食。它们巨大的体型和可能存在的獠牙(尽管可能主要用于展示或种内竞争)使其在当时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地位,成年个体可能少有天敌。

    演化历史与灭绝

    分类地位

    恐角目在哺乳动物系统发育树上的位置存在争议,传统上被归入“踝节目”(Condylarthra),但踝节目本身是一个并系群(非自然类群)。现代研究倾向于认为恐角目属于哺乳纲下的一个独立目,其亲缘关系可能与南方有蹄类(Meridiungulata)或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的基干类群有关,但确切位置仍需更多研究。

    参考资料: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恐角目介绍
    2.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Uintatherium 研究摘要 (见相关论文)
    3. Wyoming State Museum: 怀俄明州恐角目化石
    4. The Paleobiology Database: Dinocerata 分类与分布数据

    网络扩展资料

    Dinocerata(恐角目)是已灭绝的原始有蹄类哺乳动物类群,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1. 分类与定义
      属于哺乳纲下的一个目,学名源自希腊语"deinos"(恐怖)和"keras"(角),因其部分物种头骨有角状突起得名。韦氏词典将其描述为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的小型原始有蹄类动物目。

    2. 生存时期与分布
      活跃于约66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古新世至始新世,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和亚洲北部。

    3. 形态特征

      • 体型:部分物种体型庞大,如北美洲的尤因塔兽(Uintatherium),肩高可达1.5米
      • 牙齿:牙齿逐渐退化,臼齿冠部呈V型结构,部分晚期物种甚至完全失去上犬齿
      • 四肢:半重力适应型四肢,具有五趾蹄足,适合支撑较大体重。
    4. 生态与灭绝
      为草食性动物,可能因气候变化或竞争压力,在始新世晚期逐渐灭绝。

    需注意:权威性较低,部分细节(如牙齿结构描述)建议结合古生物学专业文献进一步验证。更多完整信息可参考古生物数据库或相关学术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