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dicoumarin是什么意思,dicoumari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dicoumarin英标

英:/'daɪ'kuːmərɪn/

常用词典

  • n. [有化] 双香豆素

  • 例句

  • Dicoumarin due to absorption of irregular, incomplete, has been replaced by warfarin.

    双香豆素因吸收不规则、不完全,已被华法林等所取代。

  • 同义词

  • n.|dicumarol;[有化]双香豆素

  • 专业解析

    Dicoumarol(双香豆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抗凝剂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药理作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发现 Dicoumarol 是一种从腐败的甜三叶草(Melilotus officinalis)中首次分离出来的天然香豆素衍生物。其名称源于其化学结构——由两个香豆素分子通过亚甲基桥连接而成(化学式:C₁₉H₁₂O₆)。它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是导致牲畜食用霉变饲料后发生致命性出血的“甜三叶草病”的元凶。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抗凝药物的研究。

    2. 化学特性与作用机制 Dicoumarol 属于维生素K拮抗剂类抗凝药。其核心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II(凝血酶原)、VII、IX、X以及抗凝蛋白C和S在肝脏合成过程中必需的辅助因子。Dicoumarol通过阻断维生素K的循环利用(即阻止氧化型维生素K还原为活性形式),导致这些凝血因子无法被充分γ-羧基化,从而失去功能活性,最终发挥抗凝血效果。

    3. 药理作用与历史应用 Dicoumarol是第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它通过上述机制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如凝血酶原时间PT)。尽管其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并直接启导了华法林(Warfarin)等更安全、更可控的衍生物的研发,但Dicoumarol本身因治疗窗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个体差异大、起效和失效缓慢、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多等缺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已被华法林等药物取代,不再作为常规抗凝药物使用。

    4. 意义与影响 Dicoumarol的发现是药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揭示了天然产物中毒性与潜在药用价值之间的联系,而且开创了口服抗凝治疗的新时代。其作为原型药物,为后续开发更优的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奠定了基础,这些药物至今仍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房颤卒中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重要选择之一。

    参考资料:

    1.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 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Dicoumarol
    2. 《Goodman & Gilman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 - 抗凝药物章节
    3. 《血液学:基本原理与实践》 - 抗凝治疗部分
    4. 《心血管药理学》 - 抗凝药物发展史

    网络扩展资料

    Dicoumarin(双香豆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香豆素类衍生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来源
      Dicoumarin的英文名称也可拼写为“dicoumarol”,中文译为“双香豆素”。它最初从草木樨属植物(如甜草木樨种子)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抗凝血物质。

    2. 化学性质与合成

      • 化学结构上,它由两个香豆素分子通过特定反应(如关环反应)结合而成。
      • 合成过程中可能涉及三氯硫磷(thiophosphoryl chloride)等试剂。
    3. 生物活性与应用
      Dicoumarin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

      • 抑制酶活性:作为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的双重抑制剂,其IC50值分别为0.37 μM和19.42 μM。
      • 抗凝血作用:通过干扰维生素K代谢,抑制血液凝固,曾用于血栓类疾病的治疗。
    4. 相关注意事项
      Dicoumarin与Dicoumarol常被交替使用,但严格来说,Dicoumarol是其更常见的药物名称。使用这类化合物时需谨慎,过量可能导致出血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药理机制或具体应用场景,可参考生物化学或药理学领域的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