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dɪˈkæmərən/
n.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著《十日谈》
By far the most impressive of his writings is the Decameron.
目前为止,他的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十日谈》。
Decameron is a world - famous literary work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period.
《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卜加丘撰写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Boccaccio, Giovanni. Decameron. Trans and Wang Keyi.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 1988.
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For all these reasons the Decameron is a robust and delightful appreciation of all that is human.
因为这些原因,《十日谈》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健康的和令人愉快的欣赏。
Abstr: Day IV, Story V in The Decameron is the famous tragedy of Pot of Basil, which evolves into many versions up till now.
文章摘要: 《十日谈》中第四天第五个故事是著名的罗勒花盆悲剧,该故事经过嬗变衍生出不同版本,流传至今。
《十日谈》(Decameron)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于1353年完成的经典文学作品。书名源自希腊语“δέκα”(déka,意为“十”)和“ἡμέρα”(hēméra,意为“天”),直译为“十日谈”,指作品中十位青年在十天讲述的一百个故事。
作品以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黑死病为背景,十名青年(七女三男)避居郊外别墅,为消磨时间约定每人每天讲述一个故事,持续十天,形成一百个故事的叙事框架。故事题材广泛,涵盖爱情、机智、讽刺、冒险等主题,融合了中世纪传说、东方寓言和现实生活见闻,生动展现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风貌。
故事中大量揭露教会腐败、贵族虚伪,颂扬市民阶层的智慧与情感(如第四天故事《伊莎贝塔的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权威参考来源:
“Decameron”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于14世纪创作的文学经典,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基本含义
该词源自希腊语词根组合:deka(十)和hēmera(日),字面意为“十日”。中文常译为《十日谈》,因其故事框架设定为10天内讲述的100个故事。
词源与构成
作品背景
书中虚构了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期间,10名青年为躲避疫情逃至郊外,通过每日轮流讲故事度过10天的情节。这种结构既反映了黑死病的历史背景,也奠定了框架叙事的文学传统。
中文译名差异
除通用译名《十日谈》外,部分词典采用音译“迪卡麦伦”,但学术界和文学领域普遍使用意译名称。
该作品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故事或文学分析,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