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ulative frequency是什么意思,cumulative frequency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统计] 累积频率,[电子] 累积频数
例句
The Six Sigma Black Belt should be able to read values from a cumulative frequency ogive.
六西格玛黑带应该能够从累计频次分布中读出数值。
With the increasing work pressure,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of smaller droplet diameter was produced, and the atomization would be better.
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升高,产生小水滴的频率增大,表明其雾化效果也越好。
The model types include frequency histogram, cumu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ng graph and theoretical model with double logarithmic coordinates.
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及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
The model types include frequency histograms, cumu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graphs and theoretical model with double logarithmic coordinates.
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以及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
Frequency of such updates can vary from a few per day to a set of cumulative fixes applied periodically.
此类更新的频率可能为每天数次,也可能为周期性地应用一组累积修复。
专业解析
累积频率(cumulative frequency)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数据集中小于或等于某个特定值(或组上限)的所有观测值的累计总数。
核心含义:
- 逐步累加: 累积频率是从数据集的最小值(或最低组)开始,将每个值(或组)的频率逐级向上累加得到的。
- 位置指示: 它反映了数据点在整个数据集中的相对位置。例如,某个值的累积频率为 35,意味着数据集中有 35 个观测值小于或等于该值。
- 分布形态: 累积频率表或图(如累积频率曲线)有助于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例如判断数据是偏左(大部分值较小)、偏右(大部分值较大)还是对称分布。
- 关键值定位: 它是计算中位数、四分位数等位置度量值的基础。例如,中位数就是累积频率达到总观测数一半时对应的数据值。
计算公式:
累积频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
text{CF}i = sum{k=1}^{i} f_k
$$
其中:
- $text{CF}_i$ 是第 $i$ 组(或第 $i$ 个值)的累积频率。
- $f_k$ 是第 $k$ 组(或第 $k$ 个值)的频率。
- $sum_{k=1}^{i}$ 表示从第 1 组(或最小值)到第 $i$ 组(或当前值)的所有频率之和。
示例:
假设某次考试分数分组数据如下:
分数区间 |
频数 (f) |
累积频数 (CF) |
50-59 |
5 |
5 |
60-69 |
10 |
15 (5 + 10) |
70-79 |
20 |
35 (15 + 20) |
80-89 |
12 |
47 (35 + 12) |
90-100 |
3 |
50 (47 + 3) |
- 第一组 (50-59分) 的累积频率就是其本身的频数 5。
- 第二组 (60-69分) 的累积频率是第一组频数加上第二组频数:5 + 10 = 15。这意味着分数小于等于 69 分的学生有 15 人。
- 第三组 (70-79分) 的累积频率是前两组累积频率 (15) 加上本组频数 (20):15 + 20 = 35。这意味着分数小于等于 79 分的学生有 35 人。
- 以此类推,最后一组的累积频率等于总人数 50。
应用:
累积频率常用于:
- 构建累积频率分布表和累积频率曲线(Ogive)。
- 确定中位数、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等。
- 在质量控制中绘制累积和控制图。
- 分析收入分布、贫困线划分等社会经济数据。
权威参考来源:
- 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对频数、累积频数等基础统计术语有明确定义和规范。该标准可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查询。
- 经典教材: David S. Moore 和 George P. McCabe 合著的《统计学的世界》(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tatistic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出版) 在描述数据分布章节详细解释了累积频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 教育机构资源: 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统计学课程 在其关于数据分布描述的模块中,清晰讲解了累积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步骤。
网络扩展资料
"cumulative frequency"(累积频率)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指数据集中某个特定值及其以下所有值的频率总和。它通过逐步累加每个类别的频数,帮助分析数据的分布趋势。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核心作用
- 定义:将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每个数据点(或区间)的频数依次累加,最终形成递增的总和。例如,若某区间的频数为10,而前一个区间的累积频数为30,则该区间的累积频数为40。
- 作用:用于快速判断数据分布的位置(如中位数、四分位数)、比较不同数据集,或绘制累积频率曲线(如奥吉夫曲线)。
2. 计算方法
- 步骤:
- 将数据分组并按升序排列。
- 计算每组的频数(普通频率)。
- 从第一组开始,依次将当前组频数与前一组累积频数相加。
- 示例:
| 分数区间 | 频数 | 累积频数 |
|----------|------|----------|
| 0-50 | 5| 5|
| 51-60| 12 | 17 |
| 61-70| 18 | 35 |
| 71-100 | 10 | 45 |
3. 与普通频率的区别
- 普通频率:仅表示单个类别出现的次数。
- 累积频率:反映的是累积到某一类别为止的总次数,更适用于分析整体分布。
4. 实际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统计考试成绩分布,确定及格率或高分比例。
- 市场研究:分析消费者收入分布,判断特定收入区间的累计人群占比。
- 质量控制:追踪生产过程中缺陷数量的累积趋势。
如果需要进一步绘制累积频率图,可将数据点(如区间上限)与对应的累积频数在坐标系中连接成曲线,直观展示数据累积规律。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