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压挤综合症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for crush syndrome.
目的探讨挤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Crush syndrome is localized crush injury with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挤压综合征的局部挤压伤,全身表现。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rush syndrome.
目的探讨挤压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atal medical complication in crush syndrome patients is hyperkalemia.
挤压综合征中最重要及致命的并发症就是高钾。
Conclusion Distinctive nursing measures are beneficial for the recovery of crush syndrome and the reducing of death rate.
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挤压综合征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又称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人体肌肉组织因长时间受压缺血坏死,导致细胞内成分(如肌红蛋白、钾离子、乳酸等)大量释放入血,引发以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全身性病理反应。该病症最早在二战期间被系统描述,常见于地震、爆炸、矿难等灾害中的幸存者。
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当肌肉受压超过4小时,细胞膜完整性遭破坏,肌红蛋白和钾离子进入血液循环。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形成管型阻塞,同时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高钾血症可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典型症状包括受压部位肿胀、硬结,尿液呈茶色或酱油色(肌红蛋白尿),以及少尿或无尿。全身症状可能表现为恶心、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依据包括挤压病史、血清肌酸激酶(CK)超过正常值5倍(通常>5000 U/L)及肌红蛋白尿检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灾区伤员实施“补液优先”策略,在解除压迫前即开始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1.5 L/h),并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严重病例需血液透析清除毒素,同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局部并发症。
权威参考文献
“Crush syndrome”(挤压综合征)是一个医学术语,指人体肌肉丰富部位(如四肢或躯干)长时间受重物挤压后,解除压迫时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病理反应。以下是详细解释:
挤压综合征的核心是横纹肌溶解。当肌肉长时间受压缺血,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肌红蛋白、钾离子等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这些物质会引发急性肾损伤(因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等致命并发症。
常见于地震、塌方等灾害中被重物(如石块、建筑残骸)压伤超过1小时的情况,也可见于醉酒或昏迷后长时间压迫肢体。
提示:如需更专业的诊疗方案,可参考《挤压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或权威医学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