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aʊntəkleɪm/ 美:/'ˈkaʊntərkleɪm/
n. 反诉;反对要求
vt. 反诉
vi. 提起反诉
The defendant may also file a counterclaim against the plaintiff, a cross-claim against any co-defendant or an impleader.
被告也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对共同被告或原告提出交叉诉讼。
The counterclaim: Cell phones are safe.
反方:使用手机是安全的。
Counterclai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in civil action.
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特有的重要制度。
The above provisions shall apply to any counterclaim.
以上规定也适用于任何反请求。
The second part i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counterclaim.
第二部分是概述,对索赔作了系统性的阐述。
counterclaim(反诉)是英美法系中的重要法律术语,指在诉讼程序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本诉(original claim),在同一案件中提出的独立诉讼请求。其核心特征与法律意义如下:
独立诉讼请求
反诉并非对原告诉求的简单反驳,而是被告主动提出的新诉请。例如,原告起诉要求支付货款时,被告可反诉主张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并要求赔偿损失。这种诉求具备独立的诉讼标的和事实依据,若单独提出亦可构成独立案件。
程序合并性
反诉需在同一诉讼程序中与本诉合并审理,旨在提高司法效率,避免矛盾判决。例如《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3条明确规定,被告须在答辩状中提出反诉,否则可能丧失权利(来源:《联邦民事诉讼规则》Rule 13)。
攻防一体性
反诉兼具防御与进攻双重属性:既通过抵消/吞并原告诉求实现防御(如债务抵销),又可通过独立求偿实现进攻(如索赔违约金)。例如在合同纠纷中,被告常以反诉主张原告违约在先。
举证责任转移
提出反诉的被告需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如主张产品质量缺陷时,需提供检测报告等证据(来源:《布莱克法律词典》第11版"Burden of Proof"条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的"反诉"与其高度契合,要求反诉与本诉基于相同法律关系或事实(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32条)。
术语辨析:区别于"抗辩"(defense)仅针对原告诉求的否定,"反诉"是被告主动发起的反向诉请,二者在诉讼性质和裁判结果上存在本质差异。
来源说明
本文法律定义援引权威法律典籍与成文法条文,包括但不限于:
因法律条文无直接网页链接,依据原则采用专业文献引用形式确保权威性。
以下是对单词counterclaim 的详细解释:
Counterclaim [ˈkaʊntərkleɪm] 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在诉讼程序中,被告(defendant)对原告(plaintiff)提出的独立反请求或反诉。它既可用作名词(反诉/反索赔),也可用作动词(提起反诉)。
法律意义
词性变化
发音与音标
短语:
例句:
“The court allowed the defendant’s counterclaim to proceed.”(法院允许被告的反诉继续进行)。
主要用于法律领域,尤其在民事诉讼中。反诉需与本诉有直接关联,且通常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处理,以提高效率。
如需具体法律案例或更详细的程序说明,可参考法律词典(如)或专业法律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