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三斜镁铁磷灰石;[矿物] 淡磷钙铁矿
Collinsite 是一种稀有的含水磷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Ca₂(Mg,Fe²⁺)(PO₄)₂·2H₂O。它属于三斜晶系,通常以针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集合体形式出现,颜色多为无色、白色、浅黄色或浅绿色,具有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莫氏硬度约为 3.5,比重约为 3.1。
该矿物于 1947 年首次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 Francon Quarry 发现,并以加拿大矿物学家 William Henry Collins 的名字命名。Collinsite 主要形成于富含磷酸盐的伟晶岩或热液矿床中,常与磷灰石、绿松石等其他磷酸盐矿物共生。其晶体结构由钙、镁/铁离子与磷酸根构成的层状单元组成,层间通过水分子连接,这一结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
来源参考:
根据搜索结果和相关资料,"collinsite"(音标:['kɔlinsait])是一种矿物学专业术语,中文译名为三斜镁铁磷灰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属性
该矿物属于磷酸盐矿物类别,化学组成主要含钙、镁、铁等元素,晶体结构为三斜晶系(triclinic system)。其英文名称可能源自某位地质学家或发现者的姓氏。
物理特征
根据关联矿物信息,类似矿物如镁斜磷铁锰矿(Mg-sarcopside)常呈黄粉色至棕粉色,具有玻璃光泽。尽管网页未直接描述collinsite的颜色,但可推测其外观可能与同类矿物相似。
相关术语
应用与意义
此类矿物主要具有地质学研究价值,可用于分析岩石形成环境或矿物演化过程,实际工业应用较少。
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有限(为低权威性词典,未提供有效信息),建议通过专业地质数据库(如Mindat.org)或矿物学文献获取更精确的化学成分、产地等数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