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əˈlektɪvaɪz/ 美:/'kəˈlektɪvaɪz/
过去式 collectivized 过去分词 collectivized 现在分词 collectivizing 第三人称单数 collectivizes
vt. 集团化;使集体化;使之成为共同的(等于collectivise)
He forced the country to collectivize agriculture.
他强迫国家将农业集体化。
collectivize(动词)指将私有财产或生产资料转变为集体所有或集体管理的行为,常见于政治经济学术语。该词源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强调通过集中资源实现社会平等与生产效率提升。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collectivize指通过政策或强制手段将土地、企业等私有资产收归集体所有,通常由政府主导。例如苏联在1928年推行的农业集体化(kolkhoz)。该行为旨在消除阶级差异,但实际执行中常伴随生产力下降和农民抵制。
历史应用
中国19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典型案例,政府将农田整合为集体农场,试图实现规模化生产。根据《剑桥现代经济史》记载,这一政策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下降约30%。
经济学影响
集体化通过以下机制改变经济结构:
现代语境延伸
在当代商业领域,该词可隐喻资源共享模式,例如"collectivized cloud storage"(集体化云存储),但此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争议与批判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指出,集体化可能削弱个体积极性,其有效性高度依赖管理透明度与激励机制设计。
collectivize(动词)指将私有财产或资源转变为集体所有或管理的过程,常见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社会改革。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释义
指通过政策或行动使私有资产(如土地、企业)转为集体所有,强调共同管理和利益分配。中文常译为"集体化""公有化"(、)。
发音与拼写
典型用法
常用于描述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如:"The government collectivized farmland in the 1950s."(20世纪50年代政府将农田集体化)。常见搭配对象包括农场(farms)、工厂(enterprises)等生产单位。
词形变化
相关概念
区别于"privatize"(私有化),与"nationalize"(国有化)有部分语义重叠,但更强调基层集体而非国家层面的控制(、)。
该词具有明显的社会制度背景,常见于政治经济类文本。如需了解具体历史案例(如苏联集体农庄),建议查阅权威历史资料获取延伸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