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kraɪstlaɪk/
adj. 如耶稣一样的;如基督的
Pure hearts will be Christlike.
圣洁的心要学像基督。
Christlike hospitality is an open heart and an open home.
基督式的接待是敞开家门,以诚相待。
Those of us who know Jesus' compassion are called to be Christlike.
我们这些已得蒙耶稣怜悯的人,是蒙召去效法基督。
We do not become more Christlike without the divine power of God's Spirit.
若没有圣灵的能力,我们便不能更像基督。
We become more Christlike and we want to share God's love in everything we do.
我们会变得更像基督,并且希望在所做的一切事上分享神的爱。
"Christlike"(基督般的)是基督教语境中的核心概念,指在品格、行为和态度上效仿耶稣基督的榜样。该词强调信徒通过内在转化与外在实践,体现耶稣的核心特质,具体可从以下五个维度理解:
无私的爱
基督般的爱(希腊语“agape”)指无条件的奉献与关怀,如耶稣为人类牺牲的行为。《约翰一书》3:16指出:“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这种爱超越血缘或利益关系,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中。
谦卑与服务
耶稣通过为门徒洗脚等行为(《约翰福音》13:1-17),树立了“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榜样。腓立比书2:5-8特别强调基督“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这种谦卑精神反对权力崇拜,主张通过服务他人实现生命价值。
宽恕与和解
基督品格包含宽恕伤害者的能力,典型例证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迫害者祷告(《路加福音》23:34)。《歌罗西书》3:13要求信徒“彼此宽容,互相饶恕”,这种和解精神成为基督教伦理的基石。
道德完整性
基督般的生命追求圣洁与诚实,如《马太福音》5:37强调“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这种完整性体现在拒绝双重标准,保持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
牺牲精神
《罗马书》5:8指出“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这种自我牺牲的救赎观塑造了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现代实践中表现为资源分享、时间奉献等利他行为。
该概念在神学研究中被系统阐释,如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在《作门徒的代价》中强调,效法基督需要具体的生命实践,而非抽象的理念认同。普世基督教协会将其列为信徒灵性成长的重要评估标准。
Christlike 是形容词,主要描述“具有基督精神或德性的”或“像耶稣基督一样的”特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定义
该词源自 Christ(基督)和 -like(类似),核心含义指在品格或行为上体现耶稣的仁慈、谦卑、博爱等精神。例如:showing Christlike humility(表现出像基督般的谦卑)。
发音与词性
同义词与用法
应用场景
多用于宗教或道德语境,强调效仿基督的价值观,如帮助弱势群体、宽恕他人等。例如:
“The charity’s work reflects a Christlike compassion for the poor.”
(该慈善机构的善举体现了对贫困者基督般的悲悯。)
注意事项
该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非宗教语境中使用需谨慎,可能引发歧义。此外,需区分 Christlike(形容词)与 Christlikeness(名词,指基督的特质)。
若需进一步了解基督教相关词汇的深层文化含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宗教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