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Tunnel是什么意思,Channel Tunne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英法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
例句
The Channel Tunnel links Britain with the rest of Europe.
英吉利海峡隧道把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连接起来了。
The Channel Tunnel has enormous symbolic significance for a united Europe.
英吉利海峡隧道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The channel tunnel tells a different story.
英吉利海底隧道叙述着一个不同的故事。
The Channel Tunnel connected Britain to Europe.
英法海底隧道把英国和欧洲连接起来了。
He was helping wire up the Channel Tunnel last season.
他上一季在协助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电缆铺设工作。
专业解析
Channel Tunnel(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是连接英国肯特郡福克斯通(Folkestone)与法国加来海峡省科凯勒(Coquelles)的海底铁路隧道。它是世界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基本定义与功能
Channel Tunnel 是一条双孔铁路隧道,专门用于高速客运列车(如“欧洲之星”Eurostar)和国际货运列车通行。它穿越英吉利海峡底部,使英国与欧洲大陆首次实现陆路直接连通,彻底改变了跨海峡交通方式,将伦敦至巴黎的陆路旅行时间缩短至约2小时16分钟 。
二、工程技术亮点
-
主体结构
隧道由三条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直径7.6米的主隧道(分别供南向和北向列车行驶),以及一条位于中间、直径4.8米的服务隧道,用于紧急疏散和维护通风。主隧道间距约30米,服务隧道通过横向通道与主隧道连接 。
-
建造深度与长度
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床下75米,全长50.5公里,其中海底段长约38公里。施工采用11台巨型隧道掘进机(TBM),耗时6年(1988-1994),耗资约15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 。
-
安全系统
配备先进的防火设施、独立通风系统和每间隔375米设置的横向逃生通道,曾获欧盟“跨欧洲交通网络核心项目”安全认证 。
三、运营与经济意义
- 运输能力:年客运量超2000万人次,货运量约1800万吨(2023年数据),是欧洲最繁忙的铁路通道之一 。
- 生态贡献:相比航空或轮渡,铁路运输降低约90%的碳排放,助力欧盟碳中和目标 。
- 地缘价值:被英国政府列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强化了英国与欧盟的供应链联系 。
四、历史与文化象征
隧道于1994年5月6日由英法元首联合揭幕,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评选)。其建设克服了地质复杂、资金争议等挑战,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物理纽带 。
参考资料来源:
- 英国政府官网《海峡隧道运营报告》(gov.uk/transport/channel-tunnel)
- 欧洲隧道集团工程白皮书(getlinkgroup.com/engineering)
-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案例库(asce.org/projects/channel-tunnel)
- 欧盟交通委员会《跨海峡可持续运输评估》(mobility-transport.ec.europa.eu)
- 英国国家审计署《关键基础设施韧性研究》(nao.org.uk/reports/infrastructure-resilience)
网络扩展资料
Channel Tunnel(英吉利海峡隧道)是连接英国与法国的重要海底铁路隧道,其含义与背景可从以下多角度解析:
1. 定义与别称
- 英文直译:
Channel 指“海峡”,Tunnel 为“隧道”,合称即“海峡隧道”。
- 官方名称:
- 英语全称:The Channel Tunnel
- 法语名称:le tunnel sous la Manche(意为“拉芒什海峡隧道”)
- 别称:
- 英法海底隧道(强调地理连接)
- 欧洲隧道(Eurotunnel,体现跨国一体化意义)
2. 核心特征
- 地理位置:
横跨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连接英国多佛港与法国加来港,两端陆上铁路接入伦敦和巴黎。
- 技术参数:
- 总长度:50.45公里(31.35英里),其中海底段约37.9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床下75米(海平面下115米)。
- 结构:由三条平行隧道组成——两条直径7.6米的铁路主隧道和一条直径4.8米的服务隧道,主隧道间距30米,服务隧道用于通风、维护和紧急疏散。
- 功能:
专为高速铁路设计,通行欧洲之星列车(Eurostar)及货运列车,实现英法两国铁路系统的无缝衔接。
3. 历史背景
- 早期构想:
首次提出于1751年,法国工程师德马雷(Aimé Thomé de Gamond)于1858年提交详细方案,建议中央建造人工平台作为换乘站。
- 多次搁置:
因英法政治矛盾(如1882年两国关系恶化)和技术挑战,工程多次中断,直至1987年正式动工,1994年5月6日通车。
- 虚拟语气案例:
历史文献中常以虚拟语气描述其延误原因,例如:“If, at the time, the British had not feared invasion, it would have been completed.”(若非英国担忧入侵,隧道本可提前建成)。
4. 工程技术突破
- 地质选择:
隧道选址于海底泥灰质白垩岩层,该岩层抗渗性强、硬度适中,减少施工风险。
- 施工方法:
- 隧道掘进机(TBM):使用11台掘进机同时作业,英国侧注重速度,法国侧优先地质适应性。
- 预制管片拼装:英国侧采用混凝土管片快速拼装,法国侧在复杂地质段使用铸铁管片加固。
- 安全设计:
每隔375米设横向通道连接主隧与服务隧,确保紧急疏散;通风系统利用列车活塞效应维持空气流通。
5. 意义与影响
- 经济与交通:
- 将伦敦至巴黎的陆路行程缩短至2小时15分钟,促进欧洲贸易与人员流动。
- 高峰时段日均通行列车400列,年载客量超2000万人次。
- 工程标杆:
作为全球最长海底铁路隧道,其技术经验影响后续项目,如中国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法)和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盾构法)。
- 文化隐喻:
象征欧洲一体化,但也因建设成本高昂(约150亿美元)和运营争议(如1996年火灾事故)引发对大型基建的反思。
6. 相关术语拓展
- 对比其他隧道:
- 青函隧道(日本):世界首条主要海底铁路隧道,全长54公里。
- 港珠澳隧道:采用沉管法,全长6.7公里,代表中国海底工程水平。
- 词汇搭配:
- Channel Tunnel sections(隧道分段)
- officially opened(正式通车)
总结
Channel Tunnel 不仅是地理连接的工程奇迹,更是政治、技术与历史的交汇点。其名称承载着跨国合作的愿景,技术细节体现人类突破自然限制的智慧,而历史波折则映射地缘关系的复杂性。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