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iˈzjʊərə/ 美:/'siˈzjʊrə/
复数 caesuras 或 caesurae
n. 韵脚的休止;(诗中)节律的停顿;句读
Caesura: a break or pause in a line of poetry.
休止:一行诗中的间断或停顿。
Caesura(休止) 是一个源自拉丁语的诗歌术语,指在诗行中间出现的、有意的停顿或中断。它并非由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强制规定,而是诗人为了特定的韵律效果、情感表达或语义强调而刻意安排的节奏间隙。这个停顿将一行诗划分为两个或多个节奏单元(称为“半行”或“音步组”),是诗歌韵律结构的关键要素之一。
核心含义与功能:
节奏分割器:
Caesura 最基本的作用是打破诗行的连续性,创造出内部的节奏变化。它能让一行较长的诗(如英语诗歌中常见的五步抑扬格或英雄双韵体)在朗读时产生自然的呼吸点或短暂的静默,避免单调,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性。例如,在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的头韵体诗中,caesura 是划分半行、组织头韵模式的核心结构。
语义与情感强化:
停顿的位置往往与语法结构(如从句结束、短语分隔)或思想转折点重合。诗人利用 caesura 来突出某个词语、制造悬念、表达犹豫、沉思、强调对比或增强戏剧性张力。它就像一个无声的标点,引导读者在特定位置停留、回味。例如,约翰·济慈在《夜莺颂》中的一行:
“My heart aches, || 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s”
这里的 caesura(用 || 表示)在 “aches” 之后制造了一个短暂的停顿,强化了生理痛苦与随之而来的精神麻木之间的递进关系。
跨文化普遍性:
虽然术语来自拉丁语,但 caesura 的概念存在于许多诗歌传统中。在古希腊罗马的六步格诗中,caesura 的位置有相对固定的规则。在英语诗歌中,其位置则更为灵活多变,取决于诗人的意图和诗行的具体语境。中文古典诗歌(如五言、七言律诗)中的“句读”或节奏停顿,其功能与 caesura 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构建内在的韵律美。
示例:
“To be, ||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此例中可能有两处 caesura,分别在 “be” 和 “be:” 之后,强化了生存与毁灭这一根本抉择的沉重感)。
“Arma virumque cano, || Troiae qui primus ab oris”
(在 “cano” 之后的停顿是六步格诗中常见的 caesura 位置)。
Caesura 是诗歌韵律和表达艺术中的一个精妙工具。它通过在诗行内部制造有意义的停顿,不仅塑造了诗歌的节奏骨架,使其更富音乐性和朗诵感,更能深化语义层次、烘托情感氛围,是诗人掌控诗歌呼吸与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来源:
caesura(音标:英/sɪˈzjʊərə/,美/sɪˈzjʊrə/)是一个诗歌术语,主要用于描述诗行中的停顿或节奏中断。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作用
语言特征
示例与用法
相关概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诗歌韵律学相关文献或权威词典(如牛津英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