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langerite是什么意思,boulangeri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矿物] 硫锑铅矿
专业解析
Boulangerite(车轮矿)是一种相对稀有的硫盐矿物,其化学成分为铅锑硫化物,化学式为Pb₅Sb₄S₁₁。它主要呈现为细长的针状、柱状或纤维状晶体集合体,有时也呈块状或粒状产出。晶体颜色通常为铅灰色至钢灰色,带有金属光泽,条痕(矿物在未上釉瓷板上划擦留下的痕迹)为灰黑色。其莫氏硬度较低,约为 2.5 至 3,密度较大,在 5.7 至 6.2 g/cm³ 之间,这是含铅矿物的典型特征。
该矿物通常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其他矿物共生。它主要作为铅矿石的来源之一,虽然不如方铅矿那么重要,但在特定矿床中具有经济价值。此外,其独特的细长针状晶体形态也使其受到矿物收藏家的青睐。
名称来源:
“Boulangerite”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法国采矿工程师Charles Louis Boulanger (1810-1849),他在矿物学领域做出了贡献。该矿物于 1837 年首次被描述。
主要特性和意义:
- 化学成分与结构: 其化学式 Pb₅Sb₄S₁₁ 表明了它是铅 (Pb)、锑 (Sb) 和硫 (S) 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复杂,常表现为细长的针状或纤维状习性。
- 物理性质:
- 颜色:铅灰色、钢灰色、铁黑色。
- 光泽:金属光泽。
- 条痕:灰黑色。
- 硬度:莫氏硬度 2.5 - 3(能被指甲或铜币划伤)。
- 密度:5.7 - 6.2 g/cm³(高密度,手感沉重)。
-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 断口:参差状。
- 形态:最常见为细长针状、柱状、纤维状、放射状或羽毛状集合体,也可见块状或粒状。
- 地质产状: Boulangerite 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矿脉中。它通常出现在铅锌银矿床中,是热液成矿作用后期的产物。常见的共生矿物包括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
- 经济价值与用途:
- 铅矿石: Boulangerite 是铅的一种来源矿物。虽然其经济重要性通常不如方铅矿 (PbS),但在某些特定矿床中,它可能是铅的重要载体。
- 矿物收藏: 由于其独特的、有时非常美观的针状或纤维状晶体集合体(如放射状、羽毛状),boulangerite 是矿物收藏家们追求的品种之一。
- 产地: Boulangerite 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著名的产地包括:
- 德国哈尔茨山脉(如 Andreasberg)。
- 罗马尼亚(如 Baia Sprie)。
- 瑞典(如 Sala)。
- 美国(如爱达荷州、阿拉斯加州)。
- 日本。
- 秘鲁。
- 中国等地。
参考资料:
- Mindat.org - Boulangerite: https://www.mindat.org/min-727.html (全球最权威的矿物数据库之一,提供详细的矿物学数据、产地产状和图片)。
- Webmineral.com - Boulangerite Mineral Data: http://webmineral.com/data/Boulangerite.shtml (提供矿物的晶体学、化学和物理性质数据)。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 Boulangerite: https://handbookofmineralogy.org/pdfs/boulangerite.pdf (矿物学标准参考手册,提供权威的矿物描述和结晶学信息)。
网络扩展资料
Boulangerite(硫锑铅矿)是一种硫盐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矿物学定义
化学式为 $text{Pb}_5text{Sb}4text{S}{11}$,主要由铅(Pb)、锑(Sb)和硫(S)组成。它属于硫化物矿物类别,常见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方铅矿、闪锌矿等共生。
2. 命名来源
该矿物于1837年以法国采矿工程师Charles Boulanger的姓氏命名,以纪念他对矿物学的贡献。需注意与法语词汇“boulanger”(面包师傅)区分,后者是不同词源。
3. 发音与拼写
- 英式音标:/ˈbəʊlæŋraɪt/
- 美式音标:/ˈboʊlæŋraɪt/
4. 其他名称
在中文中也被称为“块硫锑铅矿”。
Boulangerite是铅锑硫化物矿物,具有特定的地质形成条件和化学组成,命名与法国工程师相关。其名称拼写和发音需注意与类似词汇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