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渗硼矽处理
borosiliconizing(硼硅共渗)是一种金属表面改性技术,指通过高温扩散工艺将硼(boron)和硅(silicon)元素同时渗入金属基体表面,形成复合合金层的工艺过程。该技术结合了硼化处理和硅化处理的优势,可显著提升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根据《材料表面工程手册》(第3版),硼硅共渗层通常由FeB、Fe₂B及Fe₃Si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显微硬度可达1500-2000 HV,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核电阀门等高温高压环境的关键部件。美国金属学会(ASM International)在《表面硬化技术指南》中指出,该工艺多采用粉末法或盐浴法,处理温度一般控制在850-1050°C,渗层厚度与保温时间呈正相关。
在工业应用中,德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DGM)的研究表明,硼硅共渗技术可使碳钢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3-5倍,特别适用于同时承受机械磨损和酸性介质腐蚀的工况环境。
由于未搜索到与“borosiliconizing”直接相关的网页信息,我将基于构词法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常见术语进行解释:
词根拆分分析:
推测定义: “Borosiliconizing”可能指一种金属表面改性工艺,通过高温扩散将硼(B)和硅(Si)元素同时渗入金属表层,形成具有更高硬度、耐腐蚀性或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涂层。类似工艺如渗碳(carburizing)、渗氮(nitriding)等。
潜在应用场景:
注意事项: 该术语可能属于行业特定用语或较新的技术名词。如需准确参数或标准定义,建议: 1️⃣ 查阅《材料表面工程手册》 2️⃣ 检索ASTM/IEC相关材料标准 3️⃣ 联系冶金研究院所获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