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wby是什么意思,blowby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adj. [车辆] 烧除废气防污染装置的
n. [动力] 窜漏
例句
Blowby is basically the leakage of compressed air-fuel mixture and burned gases past the piston rings into the crankase.
窜气,基本上是被压缩的空燃混合气和燃烧后的气体的泄漏,它通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
专业解析
Blowby(窜漏气)的详细解释
Blowby,中文常译为窜气或窜漏气,是内燃机(如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一种特定的气体泄漏现象。它指的是燃烧室内的高压气体(包含未燃的燃料、空气混合物以及燃烧后的废气)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绕过活塞环的密封,泄漏进入发动机曲轴箱的过程。
1. 形成原因与机制
- 活塞环间隙: 活塞环并非与气缸壁完全无间隙贴合。为了确保活塞能在气缸内顺畅运动并允许热膨胀,活塞环与环槽之间、活塞环端隙(开口)之间以及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都存在微小的设计间隙。这些间隙是气体泄漏的潜在通道。
- 工作条件: 在压缩行程末期和做功行程初期,燃烧室内的压力达到峰值(可达数十甚至上百个大气压)。此时,高温高压气体便试图通过这些微小的间隙向下泄漏。
- 活塞环密封失效: 随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增长,活塞环和气缸壁可能出现磨损、积碳或损坏,导致其密封能力下降,加剧了窜气的发生。
2. 主要成分
窜漏气的主要成分包括:
- 未燃烧或部分燃烧的燃油蒸气
- 空气(主要是未参与燃烧的氮气)
- 燃烧产生的废气(如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 微量的机油蒸气(在泄漏过程中可能携带曲轴箱内的机油雾滴)
3. 影响与后果
- 曲轴箱压力升高: 持续的窜气会导致曲轴箱内压力异常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过高的压力可能损坏曲轴箱密封件(如油底壳垫、前后油封),导致机油泄漏。
- 机油污染与劣化: 窜气中的酸性物质(如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酸)、碳烟、未燃燃油以及水分会混入发动机机油中。这会稀释机油、降低其润滑性能、增加酸度(导致腐蚀)、加速机油氧化和劣化,并可能形成油泥。
- 发动机性能下降: 严重的窜气意味着燃烧室密封不良,会导致气缸压缩压力下降,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 排放增加与环境问题: 窜气本身含有未燃碳氢化合物(HC)等污染物。虽然现代发动机都配备有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V)来处理窜气,但如果窜气量过大或PCV系统失效,这些污染物可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此外,窜气中的机油蒸气也是颗粒物排放的来源之一。
4. 管理与控制
现代发动机普遍采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来管理窜气:
- PCV系统将窜气从曲轴箱中抽出。
- 通过PCV阀(一个单向流量控制阀)将窜气重新导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 在进气歧管中,窜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再次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
- 这样既控制了曲轴箱压力,防止机油泄漏和污染,又将窜气中的可燃成分回收利用,减少了有害排放物直接排入大气。
总结来说,Blowby(窜漏气)是内燃机工作时高压燃烧气体泄漏进入曲轴箱的自然现象,由活塞环的固有间隙或密封失效引起。其主要成分为未燃混合气、废气和机油蒸气。过量的窜气会升高曲轴箱压力、污染机油、降低发动机性能并增加有害排放。现代发动机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参考资料:
- SAE International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 https://www.sae.org/ (提供关于发动机设计、活塞环密封和窜气研究的众多技术论文和标准)。
-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Energy Efficiency & Renewable Energy: https://www.energy.gov/eere/vehicles/articles/internal-combustion-engine-basics (介绍内燃机基础原理,包含密封挑战)。
-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https://www.epa.gov/vehicle-and-fuel-emissions-testing/crankcase-emissions (解释曲轴箱排放的来源、成分及控制技术,如PCV系统)。
网络扩展资料
blowby 是一个技术术语,主要在机械工程领域使用,具体含义如下:
1. 词性与基本释义
- 名词(n.):指发动机运行时,气缸与活塞之间因密封不严导致的流体(如燃气或机油)渗漏现象,中文常译为“窜漏”。
- 形容词(adj.):描述用于处理废气的防污染装置,如“烧除废气防污染装置的”。
2. 技术背景与应用
- 发动机窜漏: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若油膜不足或密封失效,高压燃气会渗入曲轴箱,导致机油污染、排放增加等问题。
- 控制技术:研究如何减少窜漏排放及润滑油消耗是内燃机优化的重要方向。
3. 发音与扩展短语
- 发音:英式 [b'ləʊbɪ],美式 [b'loʊbɪ]。
- 常见搭配:
- blowby measurement(漏气测量)
- engine blowby(发动机漏气)
- blowby pickup(漏气传感)。
4. 注意事项
- 与短语区分:单独单词blowby 是技术术语,而动词短语blow by 可能表示“逐步击打”或“泄露”(如 report blow by blow 意为“详细叙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如需更深入的工程案例或具体测量方法,可参考机械领域专业文献或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