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二进制自动计算机(binary automatic computer)
BINAC(Binary Automatic Computer)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早期机型,由美国工程师J. Presper Eckert和John Mauchly于1949年设计制造。该计算机由Eckert-Mauchly Computer Corporation为北美航空公司开发,主要用于弹道导弹轨迹计算和航空导航系统模拟。作为首个采用并行处理架构的计算机,BINAC通过双CPU设计实现了指令同步执行,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4,000次加法操作,相比前代ENIAC体积缩小了85%,功耗降低至5千瓦。
BINAC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 首次将程序存储介质从打孔卡片改为磁性磁带;2) 采用二进制而非十进制进行运算;3) 引入自检电路实现错误检测。这些技术特征为后续UNIVAC I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档案显示,BINAC的指令集架构直接影响了1951年问世的UNIVAC系统。尽管最终只生产了两台原型机,但该机型证明了电子计算机在商业应用中的可行性,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将其列为「现代计算体系结构的重要过渡形态」。
BINAC是“Binary Automatic Computer”(二进制自动计算机)的缩写,特指1949年由埃克特-莫奇利公司(Eckert-Mauchly Computer Corporation)为诺斯罗普飞机公司(Northrop Aircraft Company)研发的早期电子计算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并行处理技术的计算机,设计初衷是为航空领域提供高速计算支持,但实际应用有限,仅生产了一台原型机。
技术背景
BINAC采用二进制运算系统,使用约700个真空管,存储容量为512字(16位/字),运算速度约为每秒1000次加法。它的设计为后续UNIVAC系列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历史意义
虽然BINAC未大规模商用,但作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发展。其双处理单元设计(冗余备份)在当时具有创新性。
其他解释
部分词典可能将BINAC拆解为“bi-”(双)和“nac”(词根不明),引申为“双成分的”或“双系统”(如),但此类用法在技术文献中极为罕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可参考计算机发展史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