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地质] 贝迪阿熔融石;贝迪亚玻陨石
bediasite(贝迪阿熔融石)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Bediasite 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熔融石(tektite),属于玻璃质物质,通常由陨石撞击地球时的高温高压导致地表岩石熔融并快速冷却形成。这类物质因发现地而得名,推测其命名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贝迪阿(Bedias)地区有关。
形成与特征
相关术语扩展
在英语中,“site”一词常作为后缀,表示与“地点”或“位置”相关(如 website、camp site),但bediasite 中的“site”更可能源自地名而非普通词义。
应用与研究
地质学中,bediasite 被用于分析陨石撞击事件的历史和地质条件,其化学成分和分布可为古环境研究提供线索。
提示:如需更专业的分类或化学成分信息,建议查阅地质学领域的文献或数据库。
Bediasite是一种稀有的矿物,化学式为Be2Cu4(SO4)3(OH)6·.5H2O。它通常呈现出绿色、蓝绿色或褐色晶体,是一种含铜的硫酸盐矿物。
Bediasite是一种科学术语,主要用于矿物学和地质学领域,描述一种含铜的硫酸盐矿物。
Bediasite是一种含铜的硫酸盐矿物,通常形成在铜矿矿脉中。它的化学式为Be2Cu4(SO4)3(OH)6·.5H2O,晶体结构为三斜晶系。Bediasite在自然界中很罕见,只在几个地方被发现过。
Bediasite的近义词包括:无。
Bediasite的反义词包括: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