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ɪ'ætɪtjuːd/ 美:/'biˈætɪtuːd; biˈætətuːd/
祝福
SAT
n. 祝福;至福
He wore a perpetual look of amiable beatitude on his face.
他脸上带着一种和蔼可亲的幸福神情
This beatitude is as vast as the Bible itself.
这个祝福,如同圣经本身一样广阔。
This beatitude encompasses the whole message of the Bible.
这个祝福,盖括了整本圣经的信息。
Called to beatitude but wounded by sin, man stands in need of salvation from God.
人被召享真福,但为罪所伤,需要天主的救恩。
At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like to present each other perfume bags as gifts to express beatitude.
人们喜欢在过年的时候互赠香囊表达祝福。
The word beatitude comes from the Latin word that means blessed, the first word in each statement.
“八福”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享受天国之福的”,出现在每个陈述的第一个字。
n.|wish/blessing;祝福;至福
beatitude(至福)是一个源自拉丁语“beatitudo”的宗教与哲学术语,意为“极致的幸福”或“神圣的祝福”。该词在基督教语境中尤为重要,特指耶稣在《登山宝训》中阐述的“八福”(The Eight Beatitudes),强调精神层面的满足与神圣恩典的关系。
词源与基本含义
“beatitude”由拉丁语“beatus”(幸福的、受祝福的)与后缀“-tudo”(表示状态)构成,最初描述一种超越世俗痛苦的终极幸福状态。在古典哲学中,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均探讨过类似概念,但基督教赋予了其明确的救赎意义。
基督教中的核心意义
在《马太福音》5:3-12中,耶稣以“虚心的人有福了……”开篇的八段教导,被称为“八福”。这些经文强调谦卑、怜悯、清心等品德与天国福祉的关联,例如:“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4,引自《和合本圣经》)。天主教会将其视为道德生活的纲领,并用于礼仪与神学阐释。
文学与现代社会中的延伸
在文学领域,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均引用“beatitude”象征神圣救赎。现代心理学则借用该词描述人类追求意义与内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例如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flow)概念与之有部分重叠。
参考资料:
"Beatitude" 是一个具有宗教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至高的幸福」或「天福」,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终极精神满足状态。英语中常译为 supreme blessedness,强调神圣性或理想化境界。
语言学特点
基督教中的“八福”
特指《马太福音》中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宣导的八种祝福(如“虚心的人有福了”),称为 the Beatitudes。这一用法在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东正教术语
在东正教仪式中,beatitude 还可指代主教座位(法座),体现宗教仪轨的象征意义。
如需更全面的宗教背景或语言学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新东方在线 或基督教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